宴清都·地僻无钟鼓

周邦彦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作品简介

《宴清都·地僻无钟鼓》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直书庐州是个“地僻无钟鼓”的去处,在风雪吹户、孤馆独眠的夜晚,词人满腹愁怨,需要一吐为快;词的下片写词人作赋弹琴也无法抒发心中的郁闷,反而愈加憔悴,他流落他乡,身不由己,恨不能与亲人一诉衷肠。全词情绪激越而浓重,接连用典而无堆砌之感,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宋哲宗即位初年,高太后秉政,重用旧党。周邦彦原曾献《汴都赋》赞颂新法,故于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遭外遣,贬为庐州教授。庐州(今安徽合肥)是一个相当偏僻的州县。词人陡遭时变,不能俯仰取容,又乍别繁华之京都,远谪荒凉之地,在心情十分抑郁中完成《宴清都·地僻无钟鼓》此词。

  • 文学赏析

《宴清都·地僻无钟鼓》这是一首客夜思归的词。“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词的开头给人一种投之荒裔、非人所居之感。在一个灯昏人倦,展转难眠的长夜,地方偏僻到钟鼓音乐俱无,而此时词人所能见到的,则是“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这摧枝折条的寒风,卷起翻空的暗雪,敲打着窗棂户扇,搅得不眠人的心情更是无法平静。以上三韵,展现出一个风雪交加、使人难耐的...

展开全部
周邦彦

周邦彦

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