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内乡作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老树荒台,秋兴动、悠然独酌。秋也老、江山憔悴,鬓华先觉。人到中年原易感,眼看华屋归零落。算世间、惟有醉乡民,平生乐。

凌浩荡,关寥廓。月为烛,云为幄。尽百川都酿,不供杯杓。身外虚名将底用,古来已错今尤错。唤野猿、山鸟一时歌,休休莫。

作品简介

《满江红·内乡作》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由秋天树木凋零联想到韶光易逝、 青春难再;下片叙写虚名误人,当及时行乐,纵酒放歌,表达了词人经历冷酷现实后的黯淡心情。全词旷达奔放,豪气逼人。

创作背景

元好问于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为内乡令,当时他三十八岁,所以词中有“人到中年”的感叹,《满江红·内乡作》这首词即作于作者在内乡任上的秋天。

  • 文学赏析

“老树”三句,写秋天来临时,词人在老树荒台之间,独自饮酒。“秋兴”因秋日而感怀,词人在秋日独酌,看似悠然,实则心事苍苍,目睹暮秋荒景而有感于怀。此时,秋天已失去了果实饱满,华林遍野的成熟状态,眼前江山憔悴,望着风景的人更憔悴。如果说江山的憔悴是草木凋零,那么人的憔悴就是人的消瘦和萎弱。此时的词人虽然身居县令之职,但因为个人半生的偃蹇,国家山河的破碎而心忧戚...

展开全部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