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忆未来人

李雯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蔷薇未洗胭脂雨,东风不合催人去。心事两朦胧,玉箫春梦中。

斜阳芳草隔,满目伤心碧。不语问青山,青山响杜鹃。

作品简介

《菩萨蛮·忆未来人》为明代作家李雯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面是感慨春归人远,写女子对良人的思念之情,而实际上却是写词人对国事的衷愁与感慨。

创作背景

李氏的仕情,颇有客观偶然性。词人是明崇祯十五年的举人,他考的是明王朝的举人,想的也是要为明王朝于一番事业,而明却不复存在了。词人在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去京师,当时陈子龙曾劝阻过,陈氏《三子诗选序》说:“癸未,李子从其尊人太仆公入燕邸,余移书尼下,不听。明年春,先皇帝召予为谏官,未至,京师陷于贼,太仆殉难。虏师入,寇遁。李子守父丧,不得归。”《南汇县志》也说:其父李逢申,“遭诬谪戍,雯匍訇走京师讼其冤。甲申父殉难,雯募棺殓之,饘粥不进者累日。本朝定鼎,内院诸大臣怜其孝,且知其才,荐授弘文院中书。”李雯恰好身处剧变中的北京,确非有意识主动存图谋。而据陈子龙所述,则李氏词之“忆未来人”或正指子龙。

  • 文学赏析

“未来人”,从词的表层形态言,指有约未践者,“我”心所期者;按词的底蕴,知人论世笺之,此“未来人”实指对“后来人”,包括当年的盟友们在内的日后重逢、身后论评的知我罪我的一切人。

这首词上片写景言情,以梦幻中与情人相会,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

“蔷薇未洗胭脂雨,东风不合催人去。”首两句伤悼崇祯朝崩倾,蔷薇未开谢之时,“胭脂雨”却换成满地胭脂血...

展开全部
李雯

李雯

明末清初诗人

李雯 (1608—1647),字舒章,号蓼斋,江南青浦(今属上海)人。少与陈子龙、宋徵舆齐名,称“云间三子”。顺治初,廷臣交荐,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以父丧归。著有《蓼斋集》,刻于顺治十四年(1657),附《蓼斋词》一卷,陈乃乾辑入《清名家词》,而与陈子龙、宋徵舆合刻之《幽兰草》中,尚有一卷未辑入。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