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乱二首
〔唐〕
【其一】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其二】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汴州乱二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组诗。这两首诗反映了韩愈坚持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政治主张。第一首讥刺四邻坐视不救,伤“下无方伯”;第二首指斥君姑息养乱,伤“上无天子”。全诗语言平实,畅达流走,很像民间歌谣,看似无意求工,实则颇见工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99年
创作背景
《董晋行状》云:“贞元十五年(799)二月三日,丞相薨。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敛。即敛而行,于行之四日,汴州乱。”则诗写于二月十一日乱后在离汴途经偃师时。当时陆长源为御史大夫知留后事,长源欲峻法绳骄兵,为晋所持,不克行。晋卒后,陆欲峻法,汴州大乱,杀长源、孟叔度、丘颖。
相关诗词
-
闻杭州乱二首 其一
饥来命饷寒索衣,官家养兵如养儿。时平军律久玩弛,辕门笑歌骄莫随。往时金陵囚刺史,今者杭州漕臣死。稽天烈焰穷朝昏,千丈红霞炫江水。邻州之兵如此兵,呜呼此难何时平。
-
顾子谪全州赠二首·其二
苍梧遗舜迹,白云秋气愁。君得人文地,相传是此州。山连夜郎密,瘴入桂林收。独有思亲泪,非缘逐客流。
-
兵乱二首·其一
兵乱连三载,年荒馀几家。久闻人食草,仍报盗如麻。忧国愁心死,伤时泪眼斜。平田栖白骨,千里见飞鸦。
-
闻杭州乱二首 其二
缓城将母走者谁,吾宗贵人丞相儿。高门潭潭深如海,一朝赤脚踏路岐。吁嗟身世本何有,金帛满家那得守。衣冠自古皆贼仇,玉石俱焚无好丑。呜呼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无庸悬绝产祸机。
-
呈莫信州障二首 其一
稍将书札报黄堂,仅得官亭系野航。文物愿窥中秘直,风流曾识省曹郎。莫言长孺今闭閤,旧说葛丰能击彊。未信吾州留得住,天书咫尺会徵黄。
-
贝州乱二首·其二
金印他时恩泽侯,专城意气凛生秋。军中成败如翻水,空使明堂旰食忧。
-
贝州乱二首·其一
军书羽骑晓纷纷,兵起清河一日闻。多少衣冠尽涂地,凭高依约见妖氛。
-
归舟得二山鹕喜赋二首·其一
二禽泷水至,绝与画眉同。欲得长相唤,须教各一笼。不惊多饮啄,无恨是雌雄。归向吾儿女,绵蛮水竹中。
-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梅开绝晚有感二首·其一
年年踏雪探梅开,二月今年始见梅。从此逢春心转懒,小诗不拟觅花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