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近代〕
一支清采妥(1)湘灵,九畹(2)贞风慰独醒。
一枝清新秀丽的花献给湘水女神,广阔兰园里的芬芳慰藉着革命者。
无奈终输萧艾密(1),却成迁客(2)播芳馨(3)。
无可奈何的是终于陷入密密的文网,即便成为受迫害到处奔波的人还是要散播宜人的香气。
小提示:鲁迅《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既是写屈原“清采”和“贞风”的高贵脱俗,也暗喻当时的革命文艺的清新自然。后两句表面上是写兰花的遭遇,似乎美好的兰花敌不过众多的恶草,而为迁客远去传播芳香,实际上以比兴手法写屈原最终为小人所中伤,成了“迁客”,但他的光辉的诗作却像香草一样散发着芳香;这里也用屈原的遭遇和成就暗喻革命文艺工作者。这首诗采用比兴手法,以兰花作比,借咏兰花来咏屈原,同时在写屈原的背后,隐含着对革命文艺的赞美。
- 作品出处鲁迅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933年
创作背景
据《鲁迅日记》1933年11月27日:“为土屋文明氏书一笺云:‘一枝清采妥湘灵……。”’土屋文明,日本诗人,山本初枝的老师。收入《集外集拾遗》。
1933年10月,蒋介石经过周密准备,发动了大规模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出动100万军队,大举进攻共产党革命根据地。为了配合行动,在其统治区加紧“文化围剿”,对进步书店查封、捣毁,对革命文艺作品大禁、大删,对革命和进步人士绑架、暗杀。鲁迅在当时的信中说:“今之文坛,真是一言难尽,有些‘文学家’,作文不能,禁文则绰有余力,而于是乎文网密矣。”(《鲁迅书信集》)《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无题·晚起清秋一枕凉
晚起清秋一枕凉,四檐鸣雨下淋浪。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
-
酬王哦松八景 其三 潇湘雨过
雨歇江空锦瑟鸣,亟图清绝些湘灵。斯须云敛便有月,更着数峰江上青。
-
无题·一任衡门可雀罗
一任衡门可雀罗,时容攲枕听悬河。因君小试屠龙手,要与午窗降睡魔。
-
谢人寄梅花瑞香花二首·其一
殷勤江南客,折花良慰予。炯昼孤光冷,曜夜清影疏。连林玩不足,一枝清有馀。谅无和羹用,飘落将何如。
-
题天师竹
上清仙子晋风流,爱竹还同王子猷。写得一枝清似玉,湘滨露冷夜来秋。
-
题柯参书竹·其一
秋风来苍梧,白月下九疑。不见湘夫人,一枝空泪垂。
-
咏菊·其一
风中袅娜雨中颦,篱下含香寄此身。惆怅一枝清瘦甚,秋来无主属何人?
-
雪窦瀑布一首
碧空无雨忽潺潺,此水何人激在山。塔现玉光依石侧,柱因冰冻沥檐间。长风浩荡更相和,元气淋漓挽不还。欲究本来源出处,湘江谁借一枝斑。
-
题张叔清采莼图
秋风江上紫莼肥,童子携筐采掇时。独有东曹能命驾,至今此味少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