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亭度雁赋

南北朝 陈叔宝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春望山楹,石暖苔生。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消摇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度声已凄切,犹含关塞鸣。从风兮前倡融,带暗兮后群惊。帛久兮书字灭,芦束兮断衔轻。行杂响时乱,响杂行时散。

已定空闺愁,还长倡楼叹。空闺倡楼本寂寂,况此寒夜褰珠幔。心悲调管曲未成,手抚弦,聊一弹。一弹管,且陈歌,翻使怨情多。

作品简介

《夜亭度雁赋》是南北朝时期政治家陈叔宝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写作者自己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漫步小径而闻雁声,再具体地描绘雁群飞过夜空的情景,最后写鸿雁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全赋貌为体物,实为抒情,既具“体物而浏亮”的赋体功能,又具“缘情而绮靡”的诗歌功能。

创作背景

《夜亭度雁赋》此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某个清冷秋夜,作者想起了春天。想到春夜连石头都是暖洋洋的,绿苔是清新的;春风夜吹,停云似随着竹叶翩翩起舞了,水月互相映照,让人不清何处为春月之明,何处为春水之清了。至此,作者心情愉快多了。于是随意行走于秋夜小径,往听秋雁南飞之声,触景生情之下便创作了此赋。

  • 文学赏析

《夜亭度雁赋》此赋貌为体物,实为抒情,是一篇抒情意味极浓的体物小赋,鲜明地体现了南朝体物小赋的抒情化、诗歌化倾向。借用陆机《文赋》中的话说,此赋既具“体物而浏亮”的赋体功能,又具“缘情而绮靡”的诗歌功能,是一篇诗化小赋。

《夜亭度雁赋》全赋可分三段。

第一段六句,写作者自己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漫步小径而闻雁声。赋中既称“春望”,又称“石暖”,似...

展开全部
陈叔宝

陈叔宝

南陈末代皇帝

陈叔宝(553—604),字元秀,小字黄奴,即陈后主。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祯明三年(589)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