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池
〔金〕
老蟆食月饱复吐,天公一目频年瞽。
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郡国蟾池知几所,碧玉清流水仙府。
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颐怒于虎。
渠家眉间有黄乳,膏梁大丁正须汝。
何人敢与月复仇,疾过池头不容语。
向来属私今属官,从今见蟆当好看,爬沙即上青云端。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蟾池》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中诗人把金朝中近侍比作癞蛤蟆,把近侍局比作蟾池,给予了辛辣深刻的讽刺与鞭挞,同时揭露了金朝统治者全然不顾全国人民为使国家强盛付出的艰辛,而恣意妄为、祸国殃民的鄙劣行径。全诗艺术形象夸张鲜明,精练完整;语言辛辣活泼。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金代自中期以后,政治日趋腐败,由于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化,同时也出于镇压人民的需要,自金世宗、金章宗以来,宫中原来“传诏令、借使令”的近侍局成了封建君主实行特务统治的机构。特别是金宣宗南渡之后,更加以宫中的近侍局作为心腹耳目,用他们监视政府官吏,钳制军队将帅。近侍局操纵大权,炙手可热。近侍局中人即所谓的“奉御”“奉职”等辈到处接受贿赂,草菅人命,飞扬跋扈,作威作福,终至成为金王朝政治日趋腐败,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弊政,诗人作《蟾池》该诗以讽喻。
相关诗词
-
高阳池送朱二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径稀。意气豪华何处在,空馀草露湿...
-
崔十八新池
爱君新小池,池色无人知。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
-
池上
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
过摩诃池二首·其一
十顷隋家旧凿池,池平树尽但回堤。清尘满道君知否,半是当年浊水泥。
-
咏兴五首·其四·四月池水满
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吾亦爱吾池,池边开一室。人鱼虽异族,其乐归于一。且与尔为徒,逍遥同过日。尔无羡沧海,蒲藻可委质。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况吾与尔辈,本非蛟龙匹。假如云雨来,只是池中物。
-
雁池
池水人言是雁池,池边兀坐久忘归。蓬瀛仙子红莲出,湖海幽人白鹭飞。杨柳垂阴留客佩,沧浪泼翠点人衣。故园一别头今白,目断江边旧钓矶。
-
觉非居士东庵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旧风以纪之
...。一石俯仰状如龟,一石跨蹲露如虎。岩头千尺炼丹台,银泥丹砂朱草堆。台上凿开四小涔,不见炉鼎空寒灰。石眼有泉迸山腹,可成一池足鸦浴。千山万山翠打围,稻田万顷如棋局。于中突出五石岩,紫云苍雾缠松杉。吾疑闽中四五辈,向者曾此话同参。粉墙围住万竿竹,...
-
百丈岩观水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戏以藜杖尖,斫破黄琉璃。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终...
-
赠玉隆王直岁游武当山
西山猿啼啼不己,千岩万壑绿烟起。杖头挑月过潇湘,去饮清阳涧下水。清阳涧上五龙池,池边落叶不敢飞。太玄真人去未归,七十二峰空斜晖。峰头有人名叻火,洞泉飘出松花老。他年君自武当回,惠我数枝石灯草。
-
剑池
人间无处著青蛇,池水清泠浸落花。几度清风明月夜,怅然无语忆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