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赋

魏晋 曹丕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冷冷。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作品简介

《感物赋》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创作的一篇赋。此赋铺叙了作者种植于庭院中的甘蔗由旺盛而凋零的现象,并由此感慨自然宇宙的先盛后衰和兴废无常。全赋于清新浅畅的言辞之外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历史的哀宛绵长的隽永情怀,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南下讨伐荆州刘表。十二月,曹操兵败赤壁,引兵北回。在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到达其故里谯。同年七月,曹操又率军从涡水经淮水南下。十二月,曹操又回到谯,这几次征伐,作者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结合赋序所述,可知此赋当作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年底。 [3] 当时天下丧乱,城郭丘墟。作者目睹种植于庭院中的甘蔗,经过夏季的雨露滋润而繁茂,到了凛冽的寒秋却日益凋零,不由感慨自然宇宙的先盛后衰和兴废无常,于是创作此赋来抒发他的兴废盛衰之感。

  • 赏析

此赋序文对此赋的精神内涵作了明白的阐释,而正文在通篇铺叙之后,仅以结尾“信人物其有之”勾摄,于清新浅畅的言辞之外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历史的哀宛绵长的隽永情怀。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之气与自然之气相感应,当自然事物发生变...

展开全部
曹丕

曹丕(魏文帝)

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187—226年),即曹魏高祖文皇帝,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文武双全,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