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咏
〔清〕
铁甲长戈(1)死未忘,堆盘色相(2)喜先尝。
永远披着铁甲永远持着长枪,就是死了也没能忘。你那鲜红色相堆上盘碟,却又惹人喜爱个个争先品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双双大螯中封满嫩玉似的白肉,饱凸的蟹壳内块块蟹黄扑鼻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1),助情谁劝我千觞(2)。
要说多肉更应怜爱你那八只足,啊,为助情兴谁来陪我饮上酒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3),桂拂清风(4)菊带霜。
对着佳品美味莫辜负这金秋佳节,好个清风轻拂桂花飘香菊黄带霜。
小提示:曹雪芹《螃蟹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螃蟹咏》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中,分别以“铁甲长戈”、“色相”来形容螃蟹,可谓形象生动;颔联写了螃蟹最好吃的几个部位;颈联中,林黛玉亲切地唤螃蟹为“卿”,自称怜爱它,要醉饮千杯;尾联以一句“桂拂清风菊带霜”作结,为这场“食蟹大战”画上了一个诗意的句号。全诗风格率直明快,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螃蟹以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螃蟹咏》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借吟咏螃餐而进行的一场诗战,这首诗是由林黛玉所作。《螃蟹咏》紧接着《菊花诗》,它们是同一次诗会(菊花诗会)上的作品,前有林黛玉的“魁夺菊花诗”,后则引出薛宝钗的“讽和螃蟹咏”。这一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同一个螃蟹,持有不同政治立场和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就对它有截然相反的寓意。在封建瓶逆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笔下,“横行”的螃蟹是具有积极意又的形象。因此,林黛玉借这首诗,寓托了她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之下决不屈服,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斗争到死的叛逆精神。
相关诗词
-
登云峰二三子咏歌以从欣然成谣二首·其一
...开茅傍虎穴,结屋依岩僧。岂曰事高尚?庶免无予憎。好鸟求其侣,嘤嘤林间鸣。而我在空谷,焉得无良朋?飘飘二三子,春服来从行。咏歌见真性,逍遥无俗情。各勉希圣志,毋为尘所萦。
-
爱咏诗
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坐倚绳床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
-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
...吏役正营营。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
已知腊子能裁服,复报龟儿解咏灯。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
闻龟儿咏诗
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
-
咏巽峰
咏号当宵烛,悠然上海蟾。历历千寻削,苍苍一点尖。雾中藏虎豹,云里柱东南。吾将来卜筑,邻舍走无嫌。
-
水仙子·蚩尤遍插五方旗
蚩尤遍插五方旗,饕餮平添八面威。于菟长出漫天翅,骂张翁,都是你。搅乾坤,任意胡为。老龙呵,睡眠多日。螃蟹呵,横行几时。神龟呵,曳尾涂泥。
-
和崔会稽咏王兵曹厅前涌泉势成中字
茂德来徵应,流泉入咏歌。含灵符上善,作字表中和。有草恒垂露,无风欲偃波。为看人共水,清白定谁多。
-
读徐扶令和阮咏怀诗有作
大阮风流若有神,咏怀诗好见天真。啸声自可无鸾凤,名饮繇来属大人。千载竹林谁复起,一时龙性汝难驯。莫教礼法还疏短,吾党文章贵大醇。
-
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
...定□,俯压三江口。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越岩森其前,浙江漫其后。此地实东阳,由来山水乡。隐侯有遗咏,落简尚馀芳。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粤余忝藩左,束发事文场。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