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柳

白居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作品简介

《忆江柳》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忆诗人所植江柳,通过描绘杨柳的青青之姿,深情地回忆了诗人在江州的时光,表达了对江南的深切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尽感伤。诗中通过折柳送别的传统意象,将个人情感升华至对世事沧桑、人间离合的深刻感慨,隐喻了朝政黑暗下正直之士的飘零之苦与忧愤之情。全诗质朴无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而细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改授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忆江柳》这首诗大约是他由江州调到忠州的第二年春天写的。

  • 文学赏析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诗人由眼前的依依杨柳,联想起当年在江州时“种树当前轩,树高枝叶繁”(《栽树》)的栽植杨柳的情景。他热爱江州,“若远行客过故乡”,建有草堂,准备秩满后“终老于斯”(《草堂记》)。无奈身不由己,但身虽离开,心却一直系念着那种下深情厚谊的“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一别”,“两度”,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掐着指头计数别离的时...

展开全部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