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富阳道中
〔宋〕
春潮(3)曾送离魂(4)去,春山曾见伤离(5)处。老去不堪愁(6),凭阑看水流(7)。
我当年顺着春潮离开妻子远行,春山见证了我们执手泪流,伤心离别。当我重回富阳,年事已高,经不起再次回味年轻时的离恨,只好身倚栏杆看着这东去的流水。
东风留不住(1),一夜檐前雨(2)。明日觅春痕(3),红疏(4)桃杏村。
时光稍纵即逝,东风也留不住,屋檐外下了一夜的雨。明日我再仔细寻觅春天来过的痕迹,只见村里的桃花、杏花在雨后都变得稀疏。
小提示:毛滂《菩萨蛮·富阳道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菩萨蛮·富阳道中》是北宋词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词,这是词人晚年东归经过富阳时所作,意在追思旧情。上片写词人曾在此地与妻子分离,而今山水依旧,人事已非,已是人生暮年,无法承受那么多的悲愁。下片写东风无法挽留,檐前滴了一夜的雨,桃花、杏花也慢慢凋零、飘落,揭示的是怨春却又惜春的复杂感情,寄寓了浓郁的身世之感。全词以回忆往昔开始,然后转回现实,又由现实指向未来,淡淡写来,处处见景见情,语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
- 作品出处东堂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菩萨蛮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据周少雄《毛滂简谱》考证,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毛滂在杭州法曹的任期届满,正欲进京选注。此时妻子赵英染病愈重,寄养在富阳僧舍。毛滂含泪与妻子分离,不料这一别竟成了永别。据胡可先《毛滂年谱》考证,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春,毛滂罢知秀州,东归衢州。此时毛滂已近六十岁,再次踏上富阳道,情不能自已,写下了这首词。周旭《毛滂年谱新编》则认为此词作于政和元年(1111)春,此时毛滂已是五十岁的老人,重游富阳旧地,怀念亡妻赵英而写了《菩萨蛮·富阳道中》这首词。
相关诗词
-
洛阳道中
洛阳多旧迹,一日几堪愁。风起林花晚,月明陵树秋。兴亡不可问,自古水东流。
-
隽阳道中
客路客路何悠悠,蝉声向背槐花愁。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输他江上垂纶者,祗在船中老便休。
-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
求名日苦辛,日望日荣亲。落叶山中路,秋霖马上人。晨昏知汝道,诗酒卫吾身。自笑抛麋鹿,长安拟醉春。
-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
生查子·富阳道中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烟树晚微茫。孤鸿下夕阳。梅花消息近,试向南枝问。记得水边春。江南别后人。
-
戊子元日丹阳道中二首·其一
夜卧田家牯犊傍,晨兴籼饭煮葱汤。阨穷未觉英豪耻,清苦应容寿命长。客路天晴聊可喜,家园春动自难忘。已欣旧岁交新岁,却向丹阳忆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