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宋〕
三司副使(1)不书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2)冲之(3),始稽之(3)众史(4),而自李纮已上,至查道(5),得其名;自杨偕(6)已上,得其官;自郭劝(7)已下,又得其在事之(3)岁时。于是,书石而镵之(3)东壁。
三司副使这个官职,从前是不记录历任官员姓名的。宋仁宗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冲之开始查找那些三司副使相关的史料,从李纮以前,获知了他们的名字;从杨偕以前,获知了他们的官阶;从郭劝以后,获知了他们的在任时问,于是记录名称并刻在东边的墙壁上。
夫合天下之(1)众者财,理天下之(1)财者法,守天下之(1)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1)贱人(3),皆能私(4)取予之(1)势,擅(6)万物(7)之(1)利,以与人主(8)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1)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15)特(9)号(10)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11)天下之(1)给(12)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犹不行也。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1),以理天下之(1)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13),而况于后世之(1)纷纷(14)乎?
能够聚合天下百姓的是财物,管理天下财物的是法律,捍卫天下法律的是官吏。官吏不称职,便有法而不能守;法律不完善,便有财物而无法打理。有财物而无法打理,那么田间街巷中位置卑贱的小人就都能拥有得到和给予的权力,占有万物的利益,以此和皇帝争夺百姓,而放纵他们无穷的私欲,而不一定非要出身高贵、实力强大、素质优秀的人才可称雄。这样一来,皇帝就算还能够不失去他的百姓,大概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皇帝就算吃素菜穿破衣,身体憔悴,心里发愁,来让天下百姓有幸获得足够的供给,让政治安定,我知道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若是完善法律,挑选官吏来捍卫法律的实施,这样来管理天下财物,就是上古的尧、舜也要以此为首要之事,更何况是纷繁杂乱的后世呢?
三司副使(1),方(12)今之(3)大吏,朝廷所以尊宠(5)之(3)甚备(6)。盖(14)今理财之(3)法,有不善者,其势皆得以议于上而改为之(3)。非特(4)当守成法(8),吝出入(9),以从有司之(3)事而已。其职事如此。则其人之(3)贤不肖,利害施于天下如何也!观其人,以其在事之(3)岁时,以求其政事之(3)见于今者,而考(11)其所以佐上理财之(3)方(12),则其人之(3)贤不肖,与世之(3)治否,吾可以坐而得矣(13)。此盖(14)吕君(2)之(3)志也。
三司副使是如今的大官,朝廷特别看重。一般的管理财物的法律,有不合适的,以他们的权力都可以当着皇帝的面讨论并改变它。他们不是非要遵守既有的成法,小心在意条款的分寸,来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而已。他们的职责和事务如此重要,那么这些人的贤德或不肖,便决定了是对天下有利还是有害。看一个人,就从他在任的那段时间来了解他的政绩,查核他用来辅佐皇上管理财物的策略,那么这个人的贤德或不肖以及世事是否得到治理,我们就可以坐着看到了。这大概就是吕君记录这些的用意所在吧。
小提示: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于嘉祐五年(1060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在简略说明自己的写作缘由之后,以很大篇幅来阐述财政管理这项工作及负责管理财政的官吏的重要性,提到了社稷安危的高度,进而提出完善法制、选才理财的主张。同时,还具体论述了三司副使这一职位的重要性,点出了现任三司副使吕景初记录历任本职情况的用意和效果。文章借题说理,文思开拓。善于开合,详略得体。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作者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当时的度支副使吕景初掌管全面事务,他从官府档案中查考出历届副使的姓名、官衔履历和任职年月,并授意作者写了这篇题记。
相关诗词
-
题汝州从事厅
诗人公署如山舍,秪向阶前便采薇。惊燕拂帘闲睡觉,落花沾砚会餐归。壁看旧记官多达,榜挂明文吏莫违。自说小池栽苇后,雨凉频见鹭鹚飞。
-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
题僧梦微房
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
转运度支得青州资政黄素书韩吏部伯夷颂许昌相以以诗跋尾遂为七言因而寄及谨用拙篇纪咏
首阳垂范远,吏部属辞深。染翰著嘉尚,系言光德音。褒崇亘千?,精妙极双金。题咏益珍秘,用昭贤彦心。
-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身从谪宦方沾禄,才被槌埋更有声。过县已无曾识吏,到厅空见旧题名。长江一曲年年水,应为先生万古清。
-
核舟记
...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
-
雪霁看月和度门韵时将发玉泉
一片牙光地,南宫墨不成。近窗花淡泊,就枕梦孤清。吊古前朝泪,耽幽后夜行。刻期峰顶上,踏雪共题名。
-
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
早春题少室东岩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东岩最高石,唯我有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