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出塞》是北朝周诗人王褒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前两句总写千里塞外广阔荒凉的景象,烘托征途之凄苦漫长;三、四句从大雁和榆树落笔,进一步突出塞外的荒凉,并暗含与江南秀丽风景的比照;后四句句转向人物行动的描写,并在最后紧扣“出塞”题目,道出此次出塞的目的。这首诗用辞度句于平淡中见功力,质实中现风神,全篇气象苍茫阔大,风格刚劲遒健,声调悲凉雄壮,充分显示了诗入由南入北后的诗风转变。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文学韵律押虞韵
- 创作年代北周
创作背景
王褒原为南朝的宫廷文人,所写乐府诗,在南梁时就具备一种清新刚健之气。如他写的《燕歌行》,史称为“妙尽塞北寒苦之状”(《北史·王褒传》),曾被广泛传诵和摹仿。当时,王褒对战争并无真正的体验和感受,不免搬弄一些典故和乐府诗中一些现成的辞藻。王褒归北后的创作,由于受到北方生活风俗的影响,一洗南朝宫廷文学的脂粉气,诗歌内容较之过去充实了许多,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写下不少朴素刚健的作品。王褒的诗歌现存四十余首,多是到北方后所作,抒写羁旅之情,故国之思和边塞风情,风格显得雄健。这些诗中所写的内容,有许多也不是他亲见、亲验的,是结合书本凭借诗人的丰富想象“编”出来的。但毕竟有了更多的“设身处地”的机会,因而也就多了一份“真实”。这首《出塞》明显属入周之作,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关诗词
-
出塞曲
校尉徵兵出塞西,别营分骑过龙溪。沙平虏迹风吹尽,雾失烽烟道易迷。玉靶半开鸿已落,金河欲渡马连嘶。会当系取天骄入,不使军书夜刺闺。
-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
塞下曲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
出塞二首·其一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
送吕子出游宣大
...毂。自识中朝有申甫,讵言四海无颇牧。余亦沧江学剑人,十年为吏在风尘。请缨自羡凌云客,投笔曾无出塞辰。闻君将发意婉娩,手握军书夜舒卷。非是羌戎善骑兵,自因边塞无关键。道胜鱼龙或可驯,令深虎豹犹堪偃。奇功正好斩楼兰,名马行能徵大宛。人将笔砚薄书生,世...
-
将之永嘉曹侍郎饯予江上吴客韦二丈为弹长亭之曲并吹笛送行歌以赠韦即送其出塞
...康王授。问我东行到海壖,日斜江上惨离筵。还将北雁南飞曲,催送钱塘楚客船。船人擂鼓津头泊,红叶千山富春郭。忽作边秋出塞声,江枫岸柳纷纷落。哀弦促管不堪听,宾御闻之亦涕零。挂席远移严子濑,看山直上谢公亭。闻君欲问云中戍,雪消饮马长城去。广武...
-
题金仁趾秋风出塞图
...能遏,吐气喷薄如长虹。纵横艺圃慑俦辈,笔峰高峻淩华嵩。神驹伏枥志千里,岂同驽劣局蹐辕下嘶酸风。江南江北尽水国,天吴海若纷出没。烟霞变幻入奇怀,洋洋挥洒波澜阔。犹道齐梁旧习非,淮扬歌管声悽迷。南风久不竞,不能卓绝开襟期。岩疆巨镇动遐想,北走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