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溪道至四安镇

张耒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苕霅清秋水底天,夜帆灯火客高眠。

江东可但鲈鱼美,一看溪山直万钱。

作品简介

《霅溪道至四安镇》是北宋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贬途,取道霅溪,直归四安镇,诗人行舟水上,顺流而东,饱览一路风光,感觉分外爽快;后两句写诗人想起仕途的坎坷,对比山水的宁静,感慨万千,诗人暗暗否定功名权位、荣华富贵,而极力赞赏自由适性、山水遨游。全诗描写朴实,出语率性。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苏门学士皆遭贬谪。诗人张耒于是年五月以龙图阁出知润州,是年八月秋,再贬宣州,此诗即过吴兴道中所作。诗人有感于宦海风波凶险,陶醉于山水风光秀美,挥笔写下了《害溪道至回安镇》。

  • 赏析

诗人贬途,取道霅溪,水路舟行,直归四安镇,饱览了一路风光,内心激动不已。秋高气爽,碧空如洗,瓦蓝瓦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透明的溪水里,天光云影,徘徊动荡。诗人行舟水上,顺流而东,一路飘摇,感觉分外爽快。诗人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似乎辽阔高远的天空掉进了水里,水天相映相融,浑然一体,分不清是舟在水上走,还是人在天上游,有道是“月光如水水如天”,这时不是晚上,没有月光...

展开全部
张耒

张耒

北宋大臣、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熙宁年间(1068—1077)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崇宁五年冬至大观元年(1106—1107)左右,归居淮阴。晚年留居陈州(今河南淮阳)。早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张耒擅长诗词,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政和四年(1114)卒,年六十一。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