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
〔唐〕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1)。
何处是我们分手的地方?我们已经送到这京城的青绮门。
胡姬(1)招素手,延(2)客醉金樽。
胡姬扬着其莲藕般的手臂,把我们招进酒楼醉饮。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当您上马即将东行的时刻,请听一听我的肺腑之言。
风吹芳兰(1)折,日没鸟雀喧。
您看那芳兰正被狂风摧折,日边的树枝上则聚集着喧四的雀群。
举手指飞鸿(1),此情难具论(2)。
您一定记得晋代郭瑀手指飞鸿的故事,而我这笼中之鸟的心里却充满了矛盾。
同归(1)无早晚,颍水(2)有清源(3)。
祝您一路顺风,颖水源头将是我们共同的归隐之地,同归何必有早晚之分?
小提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为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主要抒写送别友人裴图南的情景,蕴含着对友人归隐的赞赏和慰藉之意,同时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以藻饰,直抒胸臆,作为一个整体,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胸襟气度。
创作背景
此诗中提到送裴图南的地点为“长安青绮门”,可见此诗为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的作品。徐永年等学者认为,当时李白供奉翰林,唐玄宗无意重用他,加上杨贵妃、高力士、张垍等屡进谗言,于是他初到长安怀抱的希望破灭,打算离开长安,诗正作于此时。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郁贤皓等学者认为此诗当作于天宝二年(743年)秋后李白在长安送裴图南归山之时。
相关诗词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其一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其一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
忆东山二首·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一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
南归舟中二首·其二
长江春气寒,客况棹声闲。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桑根垂断岸,浪沫聚空湾。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
-
南归诗十九首·其一·不寐
...处死生。衾裯既已温,筦簟有馀清。人皆乐睡乡,胡我独惺惺。自从出门来,十卧九不宁。夜则摇其精,昼复劳其形。常恐大命至,奄忽道无成。公卿是何物,性命乃可轻。学道三十年,此心犹未安。辗转一夕间,扰扰千万端。病以爱为本,忧怖乃相干。物生每徇性,夙习不可刊。顺...
-
送曹元孝监河之徐州二首·其一
水部移舟楫,临津问所须。离心汉宫柳,幽梦楚垓芜。雁迥云重覆,花寒地一隅。吟诗坐东阁,谁与鉴冰壶。
-
送董汝淳太守之楚雄二首·其一
诗人重出守,万里一朱轓。苦节留三郡,英声振五言。山深夜郎道,花乱武陵源。月下劳相忆,清秋几处猿。
-
送殷近夫谢病归寿张二首·其一
论交方恨晚,为别更匆匆。风雨深期阻,山川幽恨同。杏田淄水北,草阁汶阳东。乡路元相近,清宵有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