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金〕
【其一】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其二】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其三】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七绝组诗。该组诗写于金代末年。第一首写蒙古军掳掠金后妃、宗室北去的情景;第二首写蒙古军掠夺摧残文物的情景;第三首写途中所见战后的凄惨景象。全诗笔力厚重,感情深挚,极为感人。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蒙古汗国是一个刚由落后部落组成的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但却十分残暴,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据历史记载,肃州(今甘肃酒泉)、西夏京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洋州(今陕西洋县)都遭受过屠城的惨祸。元好问深深地爱着他的国家和人民,在诗中对侵略者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愤怒谴责。
1233年(金天兴二年)农历正月汴京守将降蒙,时任尚书省左司都事七品官的元好问成了蒙军俘虏。先被囚禁在汴京城南的青城,四月被押送聊城(今山东聊城市)羁管。《北渡》三首就是在农历五月三日北渡黄河时所写。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次方时父癸卯五月四日
竞渡楚乡事,夸胜锦缠头。湖光渌净,转胜雪浪舞潜虬。刚道琉璃宝苑,移作水晶珠阙,鳌顶出中流。一钓惊天地,能动此心不。活千年,封万户,等虚舟。渺然身世,烟水浩荡一沙鸥。听得长淮风景,唤起离骚往恨,杜若满汀洲。相对老榕下,五月已先秋。
-
闰三月三日北山看花不与盟
应笑黄花厄闰时,后三仍复负芳期。老无刘几簪花分,闲有陶潜止酒诗。榖雨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韩湘自倩奴星去,袖得瑶台第一枝。
-
五月三日见萱草一枝
薄薄初阳晓雾披,庭萱再见似相知。月临仲夏才三日,风折今年第一枝。花剪兼金黄灼烁,干瑳圆玉碧参差。韶华来岁应如旧,知在何州记此时。
-
眼儿媚·瞻叔兄生日五月三日
梦魂不踏正牙班。直作五云闲。简编真乐,埙篪雅韵,菽水清欢。都将瞥忽荣华事,春梦晓云看。只期他日,实愿受用,大耐高官。
-
龙湖
...殿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余本问法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常与孱陵、石首伯仲,不意其泉石幽奇至此也。故识。癸巳五月五日记。
-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
三月帖
三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近反亦至,念足下哀悼之至,不可胜。更寒外,足下何如?吾劣劣,力遣知问。王羲之顿首。
-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并序)
...后瑶台之上,或御二龙;周王玄圃之前,犹骖八骏。我大周之创业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平九黎之乱,定三危之罪。云纪御官,鸟司从职,皇王有秉历之符,玄珪有成功之瑞。岂直天地合德,日月光华而已哉!皇帝以上圣之姿,膺下武之运,通乾象之灵,启神明之德。夷典秩宗...
-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羽巵。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长袂屡已拂,彫胡方自炊。爱而不可见,宿昔减容仪。且当忘情去,叹息独何为。
-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