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岭关书所见
〔金〕
轧轧(2)旃车(3)转石槽(4),故关(5)犹复(6)戍弓刀(7)。
毡车沉重地“轧轧”作响,艰难地转过隘口的石槽。古关隘依然是巍巍雄峙,戍卒们默默地手执弓刀。
连营(1)突骑(2)红尘暗(3),微服(4)行人细路高(5)。
一队队虏骑狼突豕奔,满眼帘红尘地暗天昏,便服的行人仓惶逃难,急匆匆哪顾路小山高。
已化虫沙(1)休自叹(2),厌逢豺虎(3)欲安逃(4)。
已死于战火的人们,又何须自嗟自叹,饱遭着豺虎的蹂躏,又该向何处奔逃?
青云(1)玉立(2)三千丈,元(3)只东山(4)意气豪。
挺立在青碧的云霄,仍有那三千丈峻岭,本只有巍巍的东山,永远是意气雄豪。
小提示:元好问《石岭关书所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石岭关书所见》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中,诗人以沉重悲愤的笔触,记述了蒙古军的豺虎暴行,骄横气焰;记述了家乡人民饱遭兵燹,颠沛流离。同时,也抒发了一种立志戍守河山的雄豪气概。全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诗格抑郁悲壮。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豪韵
- 创作年代金末元初
创作背景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三月,诗人因故乡忻州(今山西忻州)被蒙古军攻陷,逃难阳曲(今山西阳曲),途经此关时作《石岭关书所见》该诗以记所见。
相关诗词
-
药湖书所见·其二
败叶草荒馀箭眼,残兵衣秃见刀瘢。萧条香火枫林静,散漫人烟草阁寒。
-
药湖书所见·其一
石根寒沼时时落,岭上荒田寸寸锄。已围荞麦防饥鹿,更插杉条护冻鱼。
-
萧子所国录山斋书所见
野水生蝌蚪,沉浮自可怜。误疑浑墨汁,点点散尖圆。
-
六州歌头·次马明初韵书所见
轩昂仙侣,风度似吾侪。凡鸟辈,虽累百,总与台。敢偕偕。何处风丝客,昧平昔,恣豗突,形迹异,天壤隔,剧相排。老眼浑如无见,云霄远,未便时乖。笑蛛蝥肆螫,自丧亦多哉。我出尘埃。浩无涯。有旁观者,同气类,公好恶,挺身来。行不义,宜自毙,坐虺颓。...
-
行县书所见
涨潦留泥粪稻畦,石渠分水灌麻池。醉翁社散忘归路,行过柴门尚不知。
-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其四
岭度慈云境累凉,前看湖面后看江。诗魔半饷难调伏,除是休来却易降。
-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其一
故殿檐阴石汇泉,针鱼苔净乐回旋。持杯挹取虽无暇,照影心肠更洒然。
-
石州慢·书所见寄子野公明
野色惊秋,随意散愁,踏碎黄叶。谁家篱院闲花,似语试妆娇怯。行行步影,未教背写腰肢,一搦犹立门前雪。依约镜中春,又无端轻别。痴绝。汉皋何处,解佩何人,底须情切。空引东邻,遗恨丁香空结。十年旧梦,谩馀恍惚云窗,可怜不是当时蝶。深夜醉醒来,好一庭风月。
-
金字经·书所见
胜概三吴地,美人一梦云,花落黄昏空闭门。因,青鸾宝鉴分。天涯近,思君不见着。
-
水仙子·书所见
闲开翠牖近沧州,忽见蛾用出舵楼,来陪燕席翻红袖。舞春风宜佐酒,匆匆催去难留。解湘水烟中佩,驾浔阳江上舟,瘦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