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饯别词。上片十句,着重描绘郭氏池亭的秋景和惜别之情;下片九句,重在追写郭氏池亭中的歌宴与歌妓。词为饯别而作,既然在“池亭”之中,便借眼前景物加以展开。词中多用借代手法,如“檀栾金碧”等,使词意曲折,须思而得之。此词以惜香怜玉之笔,写友朋聚散之绪,温柔缠绵,别具机杼。
- 作品出处梦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声声慢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此词应作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吴文英三十岁左右曾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居吴地达十年之久(《惜秋花》词云:“十载寄吴苑”),对吴地的历史掌故极为稔熟。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作品。此词即是吴文英与同僚在郭希道池亭中饯别孙无怀所作。《夏笺》:按《二十史朔闰表》,嘉定六年(1213年),绍定五年,景定三年(1262年),皆闰九月。嘉定六年,梦窗才十余岁,又此词载《花庵词选》,《词选》结集于淳祐九年(1249年),在景定之前,知必绍定五年壬辰之作。郭园在苏州,词题“幕中”,谓苏州仓幕也。客苏州,始见于此词。
相关诗词
-
《声声慢·寿贾师宪》拼音版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
《声声慢·寻寻觅觅》拼音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拼音版
...,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
《声声慢·畿漕廨建新楼上尹梅津》拼音版
...流,阿阶西北青红。朱栱浮云,碧窗宿雾濛濛。璇题净横秋影,笑南飞、不过新鸿。延桂影,见素娥梳洗,微步琼空。城外湖山十里,想无时长敞,罨画帘栊。暗柳回堤,何须系马金狨。莺花翰林千首,彩毫飞、海雨天风。凤池上,又相思、春夜梦中。
-
《声声慢·咏桂花》拼音版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
-
《声声慢·秋声》拼音版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
《声声慢·送王圣与次韵》拼音版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还送远,甚长安乱叶,都是闲愁。次第重阳近也,看黄花绿酒,也合迟留。脆柳无情,不堪重系行舟。百年正消几别,对西风、休赋登楼。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
-
《声声慢·感怀》拼音版
寒寒暖暖,雨雨晴晴,无端催趱红绿。湿燕双双,语语似怜幽独。银灯半昏碧影,十年愁、多到心曲。此际也,不销魂断尽,肠儿还续。不忿青蛾元鬓,才弹指、...
-
《声声慢·辛园小憩同旭庄》拼音版
杂花铺绣,浅草裁茵,凭栏野色浮空。败柳枯荷,商声递入金风。悤悤载花载酒,对闲园、才识秋容。悄相向,借吴波涨绿,与洗尘红。谁唱白铜鞮曲,趁如云娇马,流水西东。桥下龟鱼,也...
-
《声声慢·金闺昼静》拼音版
金闺昼静,银箭声停,风前微度铿锵。咚咚丁丁,依稀似合宫商。花街一肩小歇,贮零星、玉箧金箱。趁晓市、把明珰翠珥,来助晨妆。莫笑詅痴辛苦,听声声、棱等语语郎当。送到风檐,初疑铁马铃琅。遥从卖花声里,仗钲铙、惊起萧娘。还又怕,拥鸳衾、香梦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