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清宫

杜常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作品简介

《题华清宫》,是北宋诗人杜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途径华清宫时,看到凄清的景色,遥想昔日的繁华,有感而发。这首诗的首句舒事,次句写景,”晓风残月“使全诗披上一层迷幻凄凉的色彩,后半段借景抒情,由唐溯汉,概述历史的盛衰兴亡。此诗曾被误以为唐代诗人王建所做,经《宋诗纪事》证实,为北宋诗人杜常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所作。

创作背景

《华清宫》这首诗是作者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在江南通过艰辛长途跋涉,来到了西安华清宫。看到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是凄清的景色,在凛凛西风下一片荒凉,长阳宫的白杨树林也雨声潇潇,仿佛在讲述着此时的历代王朝的兴衰和无情的更替!因此激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 文学赏析
  • 作者之争

咏叹华清风景,抒发盛衰感触,历代名篇颇多。杜常此诗,独辟蹊径,可谓惊人之作。它取景深远,意味无穷,创造了独特的意境,表现了深沉的感慨。首二句概括交代这一趟行程,渲染日夜兼程的氛围,也点出了凄迷的景色,为历史悲剧的抒写作了铺垫。

后二句描绘出唐朝殿阁笼罩于西风残月之下的荒凉景象,勾出千百年盛衰兴亡的历史。全诗以景传情,在悲凉的意象中熔铸了历史的垂诫,诗...

展开全部

一首万口流传的好诗,有时却弄不清它的作者。这首《题华清宫》就曾被当做唐代作品而收入《全唐诗》和《唐诗别裁》,而《千家诗》收录这首诗时,又标明为王建所作。

其实此诗的作者是杜常,生活在北宋时代。据厉鄂《宋诗纪事》引《河上楮谈》,可知作者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九月二十七日宦游秦、凤时,路过华清,留下此诗。

展开全部
杜常

杜常

北宋诗人

杜常(生卒年不详),字正甫,卫州(今河南卫辉)人。昭宪皇后族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神宗熙宁末为潍州团练推官,历都水监勾当公事、提举永兴军等路常平等事、河东转运判官。元丰中提点河北西路刑狱,移秦凤路,入为开封府判官。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为河北路转运使,知梓州。元符元年(1098年),知青州。改郓州、徐州、成德军。徽宗崇宁中拜工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知河阳军。卒,年七十九。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