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吊陈以仁

钟嗣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钱塘人物尽飘零,赖有斯人尚老成。为朝元恐负虚星命。

凤箫寒,鹤梦惊,驾天风直上蓬瀛。芝堂静,蕙帐清,照虚梁落月空明。

作品简介

《凌波仙·吊陈以仁》是元代文学家钟嗣成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悼念陈以仁,状物抒怀,赞扬陈以仁的才识,表达了自己对挚友的深切思念。全曲意境凄清冷寂,情感哀婉动人。

创作背景

《凌波仙·吊陈以仁》此曲是钟嗣成为陈以仁写的吊词。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方今已亡名公オ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作者曾写了十九首《凌波仙》,吊念当时诸如曾瑞卿、周仲彬、乔梦符等散曲作家,感又他们高洁的品行、杰出的才思和悲凉的人生。陈以仁也是一位散曲作家,杭州人,不求闻达,以好交游文士著称,《录鬼簿》言其“因家务雍容不求闻达,日与南北士大夫交游,童仆辈以供茶汤酒果为厌,以仁未尝有色,其名因是而愈重。能博古,善歌,其乐章间出一二,俱有野之句”。“钱塘人物尽飘零,赖有斯人尚老成”。

  • 文学赏析

《凌波仙·吊陈以仁》此曲一开篇,作者就将一位才识过人的钱塘才子展现出来。“钱塘”(即杭州)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这两句着重表现陈以仁非凡的文采。杭州的人才飘零散尽,幸好有陈以仁这样的翘楚存在,才让人感到些许安慰。

“为朝元恐负虚星命”这句话是作者聊以自慰,美化了陈以仁的离世。虚星因附近有哭星、泣星、败白等星座,颇有不祥之意。旧说人的命运由星宿决定。陈以...

展开全部
钟嗣成

钟嗣成

元代文学家,散曲家

钟嗣成(约1275—1350),字继先,自号丑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久居杭州,屡试不中。历二十年编著《录鬼簿》二卷,有至顺元年(1330)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为研究元曲保存了大量史料。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