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金〕
柴桑人(1)去已千年,细菊斑斑(2)也自圆。
隐逸柴桑的高士已经离去千年,斑斑点点的细菊依旧朵朵浑圆。
共(1)爱鲜明照秋色,争教(2)狼藉(3)卧踈(4)烟。
都爱那花色鲜明映照着秋天的景色,怎忍它蕊瓣零乱偃卧在疏淡的野烟。
荒畦(1)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2)晚景(3)前。
在那荒废的园畦,残断的田垅,它盛开在初霜之后;伴着飞舞的瘦蝶,鸣唱的寒蝉,它怒放在夕阳之前。
只恐春丛(1)笑迟暮,题诗端(2)为发(3)幽妍(4)。
我只恐春天的花丛高傲无知,竟嗤笑野菊的姗姗迟放,写下这咏菊的诗篇,实是为抒发它清幽的娇妍。
小提示:元好问《野菊》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野菊》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用清新幽美的笔触,咏唱了野菊无意斗艳、悄然盛开的美德,抒发了诗人自已超脱于浊尘的情怀。全诗构思精妙,气脉贯通,笔法柔婉。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金末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元好问的座主,自号闲闲居士的礼部尚书赵秉文邀集元好问以及陈规(字正叔)、潘仲明、雷渊等人雅会赋诗,吟咏野菊。《野菊》该诗就是当时所作。
相关诗词
-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甫
野菊荒无数,班班初见花。径须求一醉,试遣问东家。
-
咏菊
秋来多野菊,节应有黄花。闲叶玉如慄,满丛金出沙。池边迷瑞鹄,洞里悟仙牙。蕊散非红艳,香飘异绮葩。赠诗宜魏帝,泛酒称陶家。明日登高处,期君手不赊。
-
野菊
苦苡生宜野,无心篱落间。
-
野亭三韵送钱员外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
野菊
野性偏宜野,寒花独耐寒。经冬开未尽,不与俗人看。
-
题董其昌鉴定宋元明名画册·其五·元王渊菊竹
野菊数枝放,寒筠几干斜。露中香自远,风处韵偏赊。气味似同道,孤高本一家。不凡工寓意,真洗尽铅华。
-
菊圃
西风摇落送秋光,野菊犹存老圃香。瘦蕊清分兰畹露,寒枝低护槿篱霜。忘忧且汎杯中物,益寿应传肘后方。三径归来定何日,芳邻准拟卜柴桑。
-
寄菊圃都护
相识成何事,相思总是愁。文章空潦倒,岁月自淹留。剑洗清潭晓,琴抽野菊秋。皇舆开九域,白发好封侯。
-
药圃五咏·其二·甘菊
楚客赋夕餐,经传不著名。野菊或杀人,神农著翳经。此品甘且辛,丛生数千茎。分种不封囊,移根或盆盛。啖茶摘其叶,觞酒啜其英。风霜振枯槁,气味老更成。平生...
-
菊东山人歌
黄华山下苍颜翁,自云家住东篱东。篱根野菊不待种,年年着叶秋满丛。去年花开金纂纂,今年花开大如碗。走傍高阳唤酒徒,更向南邻觅诗伴。对花把酒花欲言,花言尔曹何太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