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晓望

吴兆骞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哑哑乌啼起戍楼,朅来登望思堪愁。

山横雁碛皆东下,江刬龙荒尽北流。

金甲日凝千帐晓,画旗风急六台秋。

征夫绝塞踪难定,肠断樽前玉腕骝。

作品简介

《城楼晓望》是清初诗人吴兆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从渲染悲凉气氛起笔破题,登上城楼,而后真实地描写举目所及的关外风光,绘声绘色,颇具边塞诗特点,五、六两句写得豪气横溢,结句更富有情韵,全诗一气呵成,真是唐音之遗,百诵不厌。

创作背景

清顺治十四年(1657)作者举于乡,受科场舞弊案牵连,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 ),时还在谪戍途中,行程过沈阳,一日早晨登上戍楼,远眺有感而作《城楼晓望》该诗。

  • 文学赏析

首联即渲染了登楼的氛围。在一片乌鸦的“哑哑”啼叫声中,诗人以充满忧虑的心绪,登上城楼,放眼远望,一时间往事连绵,涌上心头,怨愁交加,不堪回首。“啼”“愁”二字,照应得很妙。正是乌鸦的乱“啼”,引起了诗人的悲“愁”,这二字不仅富于逻辑性地表达了诗人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而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来去匆匆,登此边防城堡,首先摄入眼帘的是东北地区的山山...

展开全部
吴兆骞

吴兆骞

清代诗人

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号季子,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举人,以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三年,后经纳兰明珠活动,得以纳资赎归。早年诗清丽雅秀,谪戍后写塞外风情景物,境界一新,风格苍老沉雄。著作有《秋笳集》《西曹杂诗》。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