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乙庵先生以新刻陵阳倚松二集见赠索诗
〔近代〕
堂堂青石牛,重负万钧去。
八风作日用,几辈仍此度。
无益遣有涯,何缘得依据。
饮水图满腹,双井一杯露。
风雨不予违,婉娈同寐寤。
深冥千仞溪,滑坡留一步。
东轩一老人,启我开径路。
欲尝初滴源,派流兹可溯。
韩饶并高音,寂寞伤遗著。
潜幽七百载,乍见乃如故。
陵阳自得师,臭味不差误。
倚松颇早计,一偈了灾惧。
万古身后前,片羽资感慕。
要知薪火传,杲杲初无住。
无隐有心香,百世犹旦暮。
何用惜夏高,无言同此趣。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清末近现代初
相关诗词
-
太宰介庵先生以诗饥别用原韵奉答·其一
晓拜彤墀出帝城,寒江归去结鸥盟。秋兰萧艾何香臭,蝉翼黄钟孰重轻。滕甫未应为恶党,休文非必是狂生。于今谁秉春秋笔,忠佞廉贪好细评。
-
太宰介庵先生以诗饥别用原韵奉答·其二
谢病连年叩紫宸,挂冠今喜作閒人。思莼正值新秋候,种豆还期故里春。忧国独怜君实切,论交谁似景仁真。炎风朔雪烦调燮,珍重当朝社稷臣。
-
太宰介庵先生以诗饥别用原韵奉答·其三
晓纳牙牌别禁城,竹梅拟结岁寒盟。君恩何啻万钧重,行旅从来一叶轻。誓保忠贞全晚节,肯求温饱负平生。鹤山未必非君子,成大如何敢妄评。
-
杨生深甫以医鸣河汾遁庵先生以下皆赠以诗生吾党士也观其意似不以浅近自期者故予之所述不特称道而已也
...头角非凡子,少以医名动州里。胸怀了了中可人,容貌恂恂外如鄙。前徽未艾足凭藉,论议滔滔有源委。人身造化一天地,敢谓精微尽于此。中情??不自安,愿就先知问其旨。遁庵先生天下士,挈携陬维为指似。古人桃源不难到,但恐中心复中止。千金再拜一言重,采掇方书究终始。姓名...
-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四
粗识诗中趣,翻怜笔下难。中流疑失楫,远举虑摧翰。起我七十病,蕲公九转丹。韩豪非所敢,曾未到郊寒。
-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一
忽忆沧洲去,何心汉节持。上书期得请,勇退复奚疑。用舍非吾事,荣枯自彼时。疾风劲草见,松柏岁寒知。
-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三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祇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
怀沈斯庵先生·其一
西台晞发痛遗民,避地南瀛第一人。浩劫馀生存硕果,空门垂老弃儒巾。文风早被端由汝,天子虽尊不得臣。孤岛田横无限恨,白头犹见海扬尘。
-
朴庵先生何公哀挽八章·其二
曾从江上拾遗金,瓦砾相轻见道深。野史有人应作传,世人谁是古人心。
-
读徐素庵先生慎馀斋诗集谨题二律·其二
世路崎岖总不平,先生窥破此中情。家贫自觉心常泰,世浊何妨我独清。满眼浮云任来去,盟心白水最分明。南州高士今犹在,岂仅诗篇系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