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中秋记游

袁枚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而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烝彘首也尤。且曰:“兹物难独噉,就办治,顾安得客?”

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

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昳。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

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

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蛤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抔耳,能使公有遗世想,必此是耶。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暎,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还园,月大明,羹定酒良,彘首如泥,客皆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以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

作品简介

《戊子中秋记游》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别出心裁,以“烝彘首”这一细节贯穿全文,巧妙地把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在叙事中,作者扼要介绍了来客的名流身份和风雅情怀;写景,长江波光闪闪,似碎银喷涌,江中帆樯依稀可辨,恰似月中桂影。暮色中,随园楼台如戴上了轻薄的面纱,参差错落,宛如仙阁,园外的胜景与园中的佳观相映成趣。由此即景生情、借事抒怀、发表议论。文笔跌宕起伏,情真意切。

创作背景

《戊子中秋记游》这篇记游是作者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秋,同朋友游览金陵名胜古迹的一次活动后所写。

  • 文学赏析

融叙事、写景、议论为一体,是文章在艺术方面的突出特点。一般游记往往以叙事开篇,而此文开头就发议论,可谓落笔不凡。而这一小段议论,不仅指出了在中秋佳节,同四方名流共同游览胜境是人生乐事,“必假文字以存之”,点明了作记的一般原因,更主要的还在于逗出了“佳节”“胜境”“四方之名流”三事,为游记的写作立下主脑,划出范围,有力地振起了全篇。接下去写中秋之游。先写“四...

展开全部
袁枚

袁枚

清朝诗人,性灵派三大家

袁枚(1716一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