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侯仲友之守台为浮梁于江象山令蒋鹗考叔赋江有济三章以献余时官于台见而陋之作江有梁
〔宋〕
江有梁,昔所无兮。台之民,维艰虞兮。
我南之耕,其出于于。我北之趋,维薪维刍。
匪伊薪刍,行旅载途。风雨晦冥,海波愁予。
岂无舟人,徼利以呼。偪仄沦胥,云谁之辜。
江有梁,维今始兮。台之民,维天启兮。
邦有父母,视民如子。民号于溺,侯曰由己。
乃相乃谋,乃筑乃峙。其桴联联,其舟齿齿。
民不知江,有道如砥。我醉我奔,云胡不喜。
江有梁,孰使然兮。台之民,曰侯贤兮。
孰使侯贤,有命自天。天子圣仁,侯乃来宣。
自我侯来,有麦有年。天姥之南,东溟之壖。
涛澜不惊,歌舞后先。汝不我信,视此一川。
我梁既成,我民既平。侯智不矜,侯心载宁。
帝曰汝归,其车宵征。予欲济川,邦国是经。
民留我侯,敢与帝争。我帝我侯,眉寿无疆。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宋代
相关诗词
-
哀江南赋
...宗不祀。伯兮叔兮,同见戮于犹子。荆山鹊飞而玉碎,隋岸蛇生而珠死。鬼火乱于平林,殇魂游于新市。梁故丰徙,楚实秦亡。不有所废,其何以昌?有妫之后,将育于姜。输我神器,居为让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用无赖之子弟,举江东而全弃。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且夫天...
-
谢观复长髯垂膝俨然山泽之癯弃去儒业从皇甫道士于庐阜余见之三茅以所编老君实录见赠赋此奉酬
真是儒仙薮泽姿,长髯合住谢家池。香炉峰下看云坐,碧玉壶中倒景窥。妙旨五千归日用,纂言十万见宗师。故交幡起逃儒恨,不值青藜夜访时。
-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于其上而目之曰玉璧窟求诗诸公予不识邦基而与其侄无为簿济之游济之索诗故为赋之
我闻美玉地所秘,出为世用自有时。譬犹景星与庆云,千载往往一见之。君家玉璧岂无说,凿山得石夸瑰奇。岂惟苍翠实相似,温润清越璠玙姿。细看高广类墙壁,以璧名之故其宜。剜劖不已石无尽,此窟未易窥藩篱。作堂正在佳绝处,下视海岳如城池。钱塘雪浪涌澎湃,天竺烟岫纷参差。君...
-
奉和家大人将赴官舍留示及门之作·其一
师训勤诚数十年,此心端不愧高天。诸君体我家严意,学殖毋为卤莽田。
-
三吴山愚翁先生晚喜禅学辛酉秋繇闽入粤访金抚军携其小照坐立二图及海内诸公题赞出以相示予曰立坐者人得见而题之矣其不立不坐者将
巍巍独立,为世之则。用舍行藏,神龙莫测。凝然内照,静观其妙。其妙为何,不言而笑。立观其体,坐观其用。坐立俱忘,天真自动。
-
弘治辛亥四月廿五日余访同年宪佥邹君济时于新喻之石上因留信宿酌酒话旧遂相与联句得三十六盖以写一时会合之情而未暇论其工拙也
...。良会直须歌伐木,菲才何以赋高轩。柴桑深处甘恬退,光范门前叹走奔。步近龙桥消俗虑,坐临鹿涧洗嚣烦。海鸥已共忘机事,台阁何劳入梦魂。壮志有时忧魏阙,碧霄无路扣天阍。谁将山水归图画,君有封章在谏垣。三黜展禽惟直道,四知杨子岂私恩。鬓髯斑白时看镜,杖屦从容日涉园。...
-
九日广陵薛浮阳酌予于永昌寺寺临大江有浮屠高百尺额庆陵手书不知先帝何缘南顾此刹固异数也
风满长江四塞孤,东南天地半荆吴。开尊兰若醺平乐,斜日芙容待画图。乍识姓名疑广德,久传诗赋动江都。招提遗墨苍梧远,尚忆龙须落鼎湖。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
钴鉧潭记
...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