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明代
《纪怀并引·其二十一》拼音版
《立春前二日雪中谢赐元旦宴钞时岁庚子两立春也》拼音版
《同胡藩参蔡宪使集永嘉江心寺·其一》拼音版
《夏日同裴太仆泛西湖》拼音版
《游青柯坪·其一》拼音版
《送来阳伯常脩之薛允执高大克石复朴偕计》拼音版
相关诗词
-
《纪怀并引·其三》拼音版
三年频于役,凭轼临沧海。徙倚蓬莱间,几席扶桑在。始觉眼界宽,西望极畏垒。天浮日永浴,雁迷岸分彩。归泄无盈虚,百川于此汇。始...
-
《纪怀并引·其十九》拼音版
视师鳌柱下,寻登鳌柱上。举目溟渤尽,楼船争用命。共恨海不波,髀肉生愈忼。翻思武欲修,文事宜先尚。郤縠何人哉,礼乐称名将。回瞻孔庙颓,鼎新如始创。郡士课文秇,薛子神尤王。令如石头城,御李儿共傍。其师亦千之,余愧申公望。师已魁多士,蔡薛文日畅。辛丑同对庭,文子亦与伉。又同读秘书,盐梅吾已谅。独有儿予知,挟册犹惆怅。盍簪兼丽泽,相期仍无量。
-
《纪怀并引·其十四》拼音版
礼乐容台司,骏奔郊庙际。有友赵柱史,之楚正揽辔。久要故不忘,相期秉忠义。同歌蜀道难,并失南郡意。解组先后归,遂初泾峨内。潜修卒旧业,力耕供赋税。山林亦有责,报恩明不倍。目极日月边,如睹天颜霁。
-
《纪怀并引·其十八》拼音版
吴山天然境,天目于此会。江海襟尝合,龙凤结仍大。钟灵更毓秀,都会千年在。一水临岛夷,所恃在武备。余乏安攘策,坐镇浑无赖。官联幸同心,但于簿书内。民瘼尚未瘳,何论沧溟外。有时陟吴巅,似与昆崙对。我屋居其间,视之仅如芥。恐为形迹拘,俯仰惭函盖。
-
《纪怀并引·其十一》拼音版
壬申冬拜命,乘春临大河。次且崤崡道,踟蹰雒之涯。默思图与书,千载永不磨。渊哉坎之一,万象已森罗。五十数非阙,载籍文何多。南北滋路岐,杨子泣奈何。所以鲁尼父,无言欲回波。观象登道岸,守一更无他。
-
《纪怀并引·其十》拼音版
入里返初服,垂涕拜亲闱。二亲方耆寿,偕隐共采薇。春秋耕南亩,不愁寒与饥。弟童儿方丱,挟册亦爱晖。岁时延宾友,欢宴愿无违。但怜姊与妹,各弃扊扅归。解郁开春酒,始幸早拂衣。有甥跪罗列,庶免永歔欷。
-
《纪怀并引·其一》拼音版
计偕试南宫,遂上公车对。时当世太平,内外争尽瘁。穆穆肃皇圣,主静勤修内。怀柔慑万灵,纳言收中贵。惩贪更训廉,信赏罚无贷。嘉靖殷邦同,久道万方赖。至今思祖功,父老犹垂泪。
-
《纪怀并引·其十三》拼音版
时值大渊献,囧命以绿绶。入关过里门,北征将父母。伏陛瞻龙衮,端拱临星斗。余从典属国,再步廷尉后。旋总大官署,六礼亲奔走。喜遇泰交成,远近欢盈口。至今三十年,乾坤同悠久。
-
《纪怀并引·其六》拼音版
...追慨诈为害。云中节至止,带砺盟千载。邂逅赵将军,英声无与佩。接武渭阳周,出师敌辄北。养士与双眼,屈指名仅再。赖有刘都督,三捷威仍倍。今为连炮雷,一发敌尽碎。省卒更省饷,不战功尤最。先声屈人兵,庶以威为爱。乃知禦侮策,全胜在修内。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三》拼音版
忽忆驱车过楚潭,德山犹有德山庵。岧峣鹫岭衔天半,直截牛车见佛三。般若无知传教外,菩提非树本宗南。前身金粟维摩是,丈室相看巳罢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