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南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围绕置身于南堂的种种感受而写,立意各自不同,五首分列开来,独立成篇,但又相互联接,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画,表现了清静而壮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悠闲自得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
第三首承上写诗人幽居的心境。这首诗环绕着对雨声引发的不同感受,表现了昔日与现今全然迥别的两种心境:过去每当夜雨时诗人便频移床铺,怕听点点雨声滴上愁心。如今,久已安于逆境的诗人,心境已由愤激不平趋于超脱恬静。尤其是营造了临江的新堂,给他不幸的贬居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诗中写出当诗人听到雨滴南堂新瓦的铿锵声,不由得浮想联翩,想象东坞的荷花被雨催开,进而想象已经闻到阵阵荷香。诗人把艰危孤寂的贬斥生活也大大地艺术化了,这里体现了他对人生深深的热爱,以及随缘自适的乐观性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
相关诗词
-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三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
南堂五首·其四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
南堂五首·其一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三
一夜缁郎刬醮坛,三清四圣化泥团。曾思慎勿近前日,不看老彭观井图。
-
江南曲五首·其三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入浦不逢人,归家谁信汝。
-
和昭默堂五首·其三
此堂常说法,亦是主中宾。无地容啖啄,缘渠彻骨贫。
-
王大伾草堂五首·其三
物轻亦徜徉,尘廓非我乡。诛茅远城市,结庐近山阳。前沼含云泽,后台凌寄苍。萋萋涧溪草,春秋生辉光。日暮会佳宾,嘉乐陈中堂。
-
元日同麻万纪王振叔行南寺五首·其三
寒风昨夜动天起,春色今朝入眼浓。桥北斜斜柳垂绿,岸南细细草生茸。
-
读书堂五首·其三
小山后丛桂,方池前止水。泠然堂中人,枯槁祇中尔。平生不止酒,来此真止矣。今辰忽开尊,叵料真未止。瓶罍本非二,无罄亦无耻。卷尊佩君言,慕之戴星起。
-
岁暮五首·其三
堂北融泥云气生,堂南枯树两禽鸣。冰霜眼过风须转,岁月心悬老自惊。辞腊酒怜比舍馈,迎春花欲上阶明。壮图回首今迟暮,点检应挨笑拂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