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白居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江从西南流来,日日夜夜地吼叫。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后浪遭赶蓿前浪,奔过凿好的水道。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几千年没有壅塞溃央,老百姓没有淹在水中。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要不然人民都会变成鱼鳖,伟大啊,大禹治水的功勋!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老远地疏导岷江,眼看要通到东海。

胡为功,余水斯委积。

为什么没有完工,余水在这里聚汇?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洞庭和青草两湖,气势一样的雄伟。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渺渺万丈的深渊,茫茫千里的大水。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每年的夏秋两季,仿佛要吞没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永族的窟穴越多,农民的土地越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连我都感到惋惜,大禹岂没有遗憾!

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不知是什么原因,凭遗迹寻找答案。

疑此人顽,恃险不终役。

也许是苗民反抗,不肯把任务赶完。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犬禹也没有办法,才留下这种祸患?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水流在天地中间,就象人身的血管。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凝滞了便长脓疮,要治疗就得针砭。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怎能使大禹复活,掌握治水的大权。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手提着倚天长剑,再一次亲临指点!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引水象剪破薄纸,央壅象撕裂绸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淤出肥沃的田地,踏平鱼鳖的窟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把龙宫变成村庄,让水府生长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白增加百万户口,记入政府的表册。

小提示: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五言古诗。这首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浩瀚的长江的气势及大禹治水的功绩。第二部分由写长江转到写洞庭、青草二湖湖水侵蚀农田,造成“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的情况。第三部分写作者希望大禹“复生”,通过兴修水利,实现“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的愿望。这首诗巧用比兴,全诗想象奇特,气格豪迈,笔力雄健,一气呵成。

创作背景

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在长安接受了杭州刺史的任命。因宣武军作乱,汴路不通,便绕道襄、汉,经蜀江至洞庭湖口,目睹湖水泛滥,淹没民田,因而作了《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这首诗抒发感想。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