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二首·其二

陈师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蒲港侵衣绿,莲塘乱眼红。

将身供世事,结缆待回风。

作品简介

《巨野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组诗。这两首诗以江湖秋景为背景,借自然意象抒写人世感慨。第一首诗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画面清冷中透出苍翠生机,营造出空寂与人间烟火并存的意境。第二首诗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渲染自然之景,展现诗人于入世与出世间的挣扎与平衡。全诗语言凝练,句法高简,境界明丽,意趣饱满。

创作背景

巨野即今山东巨野县,古时临梁山泺,宋时犹在,今已淤为平地。后山家在徐州,往返徐州和汴都等地多经此水路,所以集中有关巨野一带的行旅诗有不少。《巨野二首》这两首诗是元祐五年(1090)他由徐州教授移任颍州教授时作的。

  •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中有“红落芙蕖晚”之句,可见时节正是深秋。全诗以简笔勾勒出江湖秋景,末句“鸣鼓有行舟”似隐喻人世奔忙,与自然静谧形成微妙对照。

第二首诗说停舟的水港里,菰蒲长得很盛,绿油油直映人衣,而莲塘中的荷花又是那样的红得令人目眩。这两句写秋日的水区景色如画,“侵”“乱”两字尤其妙能传神。作者客途中的旅况,也已蕴含其中。后两句叙已身眼前之事,“将身供世事...

展开全部
陈师道

陈师道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