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潼关楼

崔颢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客行逢雨(2),歇马上津楼(3)

赶路恰逢雨后初晴,歇马登上潼关城楼。

山势雄三辅(1),关门(2)九州(3)

群山连绵护卫三辅,潼关大门扼守九州。

(1)(2)陕路(3)去,(4)华阴(5)流。

平原从关中通陕州,黄河水绕华阴而流。

向晚(1)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天色将晚登临高处,群山雾霭触动愁绪。

小提示:崔颢《题潼关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题潼关楼》是唐代崔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头两句写登楼之原因;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之所见,从正面写出潼关形势的险要与山河的壮美;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总的来看,此诗笔力雄健,气魄雄伟,境界壮阔。

创作背景

据葛培岭在《崔颢事迹述略》中考证,开元十一年(723年)崔颢到京应试,由于他准备充分,信心充足,所以发而为诗,亦有一种慷慨之气,《题潼关楼》或即作于此行途中。

崔颢

崔颢

唐代著名诗人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年—756年)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