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宋代
相关诗词
-
《赵宝学挽词二首·其二》拼音版
粲粲霜蕤晚,凄凄烟渚秋。长随山简马,同上谢公楼。诗句入飞鹜,歌声落钓舟。那知倚栏处,直北是松楸。
-
《徐先辈挽词》拼音版
岂谓声名早,番成不遇非。赋曾天子见,诗有世人知。忽种松三尺,终乖桂一枝。幽芳谁与志,御史念壎箎。
-
《好事近·饯赵知丞席上作》拼音版
去路马蹄轻,正是小春时节。爱日暖烘江树,缀梅梢新雪。范滂揽辔正澄清,知我公明洁。分此仁风恺悌,济邻邦欢悦。
-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其二》拼音版
走卒知虎将,儿童说义州。甘心轻白羽,苦战脱兜鍪。援绝挥戈地,创馀振臂秋。英魂知不泯,结草抗邦仇。
-
《教授知县以释奠宿于学宫辄尔奉简》拼音版
秋色肃已甚,斋居清可知。无由一夜话,漫兴五言诗。祀有同王者,居无陋九夷。校官俱长吏,不比判司卑。
-
《挽周畏知二首 其二》拼音版
目疾初传剧,犹思碍读书。那知遽至是,此恨合何如。我已鬓俱白,宁能世久居。吾人门户责,骥子总怜渠。
-
《俗有雪上加霜之谚今日之谓也二诗呈知县契丈教授尊兄 其二》拼音版
雨雪欣能霁,冰霜苦未和。体孱寒有相,絮败暖无多。二妙今谁敌,有诗皆可歌。暗中知沈谢,灰里拨阴何。
-
《挽南昌知县江召棠联》拼音版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男儿死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天下痛之。
-
《老苏先生挽词·其二》拼音版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臧孙知有后,里闬待高车。
-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拼音版
草昧千龄旦,飙回九县尘。皇天开我宋,丹极下真人。指顾山河定,欢呼历数新。断鳌重立极,更与物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