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重读毛主席〈论持久战〉》是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概写了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夺取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进程,痛斥了蒋介石残民资敌的罪行,热情赞扬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毛泽东的远见卓识的深深佩服,同时抒发了诗人一定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续革命、永不休战的壮志豪情。
全诗语言凝练,用典精当。结尾刚劲有力,含义深远。
- 作品出处远望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现代
创作背景
1938年,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极为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精辟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主客观条件,以持久战的战略原则,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明了抗日战争的前途,制定出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军事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论持久战》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经典文献。
1965年9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的时候,叶剑英重读《论持久战》回顾中国革命的战斗历程,激情满怀,写下这首光辉诗篇。
相关诗词
-
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
十月七日毛主席书来有尊诗慨当以慷卑视陈亮陆游读之使人感发兴起云云赋赠一首
瑜亮同时君与我,几时煮酒论英雄?陆游陈亮宁卑视?卡尔中山愿略同。已见人民昌陕北,何当子弟起江东。冠裳玉帛葵丘会,骥尾追随倘许从。
-
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
持礼北庭回示希元并寄之翰彦猷当世
肃承朝命谒穹庐,郤卧空床涕满裾。不敢复论天下事,更能重读箧中书。男儿战死自无恨,国势倒悬谁为摅。我本不来人强我,百年空使愧相如。
-
读毛秘校新诗
毛公明于诗,其系宜善续。前示五长篇,大须倾几曲。岂特元和间,咳唾成珠玉。
-
毛颖传
...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阙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
-
读毛诗
...独麾戈,诸儒约连衡。祭酒最后出,千古老成精。我欲读尔雅,不辨螯蟹名。尚怜沈谢辈,满箧月露形。孔徒凡几人,入室无长卿。三子论性命,举世为讥评。白首草太玄,才得覆酱罂。不如匡鼎说,愈笑人愈听。
-
战敖原美周公瑾
...,一鼓转战清炎烟。寇复来,战周岭,马上秋风动旗影。重围突破散如云,部曲归来自雄整。问之此战谁第一,吉水周郎本无敌。报国宁论万死功,荡家笑却千金璧。君不闻敖原之战尤所无,最后制胜真良图。草间麾呼伏兵起,数万贼徒同日死。
-
寄毛主席延安,兼柬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董必武、张曙时诸公
弓剑桥陵寂不哗,万年枝上挺奇花。云天倘许同优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杜断房谋劳午夜,江毫丘锦各名家。商山诸老欣能健,头白相期奠夏华。
-
十月六日题毛主席之绘像
恩马堂堂斯列健,人间又见此头颅。龙翔凤翥君堪喜,骥附骖随我敢吁?岳峙渊停真磊落,天心民意要同符。双江会合巴渝地,听取欢虞万众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