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恨之极

辛弃疾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作品简介

《兰陵王·恨之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因梦而作,开首两句总摄题旨,接着叙述五事:上片咏苌弘和郑人缓的故事,中片用望夫妇和启母的典故,下片归到梦中的张难敌本事。虽人事不同,但怨愤的情感相同,最后点醒一个“梦”字以自我开解。全篇以赋体入词,塑造了张难敌的不屈形象,借以抒发胸中激愤不平之情,体现了一种诡异荒诞的风格。

创作背景

《兰陵王·恨之极》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铅山瓢泉,已经遭受排挤多年,处于政治失意时期。庆元党禁以来,韩侂胄党人对士大夫的迫害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庆元二年(1196)赵汝愚被迫害致死,至此已三年。庆元三年(1197),伪学党籍公布。庆元四年(1198)五月,在韩优胄进太傅的同时,还下诏禁伪学,要求士大夫“毋复借疑似之说以惑乱世俗”。作者虽然没有被列入伪学籍中,但他一向反对党争,主张举国团结对敌,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主持正义。所以,就以这年八月二十日夜间梦见的故事为题材,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记梦词。

  • 赏析

辛弃疾此词因梦而作,词人运用梦幻想象,表述了恨人郁结于中的惊心动魄之恨。一起“恨之极”两句总摄题旨,以下承以五事:一二片分咏四事,三片归到难敌本事,虽人异事异,然皆怨愤变化则同。结韵用庄周梦中化蝶典故,点醒一个“梦”字以自我开解。

词序中说作者梦到有人送给他一件石研屏,并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湘潭张难敌因搏斗而死,死后化为斗牛石,使里中得之者不利。梦...

展开全部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