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处

元好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

作品简介

《楚汉战处》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既描绘了当年楚汉激战的盛况,高度评价了历史英雄的杰出才干,又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面对蒙古强敌来袭的现状,渴望金朝也出现英雄人物力挽狂澜的急切心情。该诗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诗境苍凉悲慨,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前后,元好问的友人李钦叔登览荥阳古城,作诗寄赠元好问,元好问写下《楚汉战处》该诗答赠。

  • 文学赏析

“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首联破空而来,入手擒题,叙写了楚汉当年以乾坤为赌注,势不两存的争战局面。诗人登临楚汉战处,很自然想起了当年楚汉双方,像猛虎在腾掷,像神龙相搏持,残酷战斗,誓不两存,在这里,把世界作为赌注来比输赢。这一联,“虎掷龙拿”,写出了当年争战的激烈;“不两存”,点明了争战态度的尖锐决绝;“赌乾坤”则表明了他们争战的规模之大。两句诗...

展开全部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