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元]韵
- 创作年代宋代
小诗送孟坚北归
连夕大寒示邻士二首·其一
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其一
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其一
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其二
连夕大寒示邻士二首·其二
相关诗词
-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其二·秀野堂
往在东风浩荡边,故将诗酒作春妍。渊明好客妨何事,卿去教知我欲眠。
-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其一·风月堂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
顺德府通判厅记
...白乐天《江州司马厅记》,言“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俸在。”余以隆庆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莅任,实司那之马政,今马政无所为也,独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而已。所谓司马之职尽去...
-
赠唐德舆通判
忆昔中原全盛日,犹推巴蜀多人物。况今王气在东南,北望中原渺萧瑟。先生隐居谈典坟,博士乃有垂世文。内前之行传未了,钩党已到白鹭群。舍人父子自知己,红药翻残棠屡憩。逮公四世传以是,池上凤毛宜翙翙。胡为一再才别乘,纵说翱翔岂其称。鸡群牛皂匪殽杂,玉水珠渊自辉映。维公大父我曾祖,绍圣同年蒙主恩。我今流落不足论,附骥讵敢侪青云。鄱阳别去今三岁,邂逅从公宁自意。几思著句道所以,笔力甚孱无好思。今辰何以为公寿,四世斯文端不朽,匪蜀眉山还有否。
-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通判寺丞景元
幕中久次无他术,衔内兼官带宪司。石柱镌名诚似是,豸冠加首竟何为。几曾执简抨弹去,空被光台督责随。一起鸳鸯戛云汉,应嗤燕雀守籓篱。
-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其二
鹿鸣首宵雅,义取好贤深。寥寥疑莫续,工席有遗音。诗言君臣间,不以位相临。如禽食苹水,有酒方共斟。从容陈所好,亦复有鸣琴。庶使峨冠者,洋洋动其心。愿言解子褐,结绶贯华簪。真...
-
次韵德纯通判贺用中生子
暴客年来不过门,羡君三秀各生春。悬弧适在龙溪侧,履迹知从剑水滨。鲁国考祥欣得鲤,杜陵占梦信为麟。问名更取诗翁语,盛事流传西斗新。
-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五
茅土开封日,符章镇国时。朱蒙通汉使,玄牡奉殷祠。狱讼邦人向,宗祧世祚垂。从今千万岁,与国共无期。
-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二
三韩舆地内,四郡海涛边。圣主思申命,廷臣选独贤。下情宜访度,上德在敷宣。莫爱千金剑,将贻汉史传。
-
次韵王通叟寺丞见寄
彫斲肝脾欲报公,还如献豕过辽东。珠玑屡获渊云妙,土木曾无粲忍风。耿耿吟魂嗟异处,迢迢桂魄谩相同。锦囊应有新诗在,九曲池边多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