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公元1074年仲冬,东坡调任密州知州,途经润州(现江苏镇江市),与孙巨源、王正仲甘露寺多景楼集会。席间有色艺俱佳的官妓胡琴相伴,周围是晚霞夕照中愈显奇丽的美景,于是孙巨源请东坡临景填词。东坡应约写下了这首《采桑子》。
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下片官妓技艺高超,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
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十月,苏轼从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一路上,不断与朋友聚会,饮酒赋诗,非常痛快。行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与朋友孙洙(字:巨源)相遇,据《东坡词》引《本事集》云,这次他们又约上王存(字:正仲),同登多景楼,座中还有官妓胡琴弹曲助酒。孙洙对苏轼说:“残霞晚照,非奇才不尽。”苏轼欣然命笔,做成此词。
相关诗词
-
《采桑子·人如濯濯春杨柳》拼音版
人如濯濯春杨柳,彻骨风流。脱体温柔。牵系多情尽未休。最怜恰恰新眠起,云雨初收。斜倚琼楼。叶叶眉心一样愁。
-
《采桑子·纤云尽卷天如水》拼音版
纤云尽卷天如水,芦荻风残。松竹霜寒,更看前溪月满山。画船红烛金尊酒,子夜歌阑。缓吹轻弹,得意人生且尽欢。
-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拼音版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沈别浦。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寄奴今寄何所。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霜月古。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
-
《同友陪吴园次登多景楼,时园次赴湖州任》拼音版
出城送客共跻攀,万里烟云杳霭间。天下江山如此少,古来冠盖几人闲?潮头日午添帆影,楼角风微散酒颜。五马临行重回首,知君鱼鸟最相关。
-
《采桑子·登楼何限关心事》拼音版
登楼何限关心事,树也藏鸦。门也飞花。可得青春驻鬓华。人间别会知多少,锦帐琵琶。毡帐风沙。月子弯弯照那家。
-
《上南岩与杨宪长相遇》拼音版
来探奇绝境,幸接烟霞颜。是日方披雾,逢君遂下山。将期采药去,便挟飞仙还。抗手揖云际,因声谢世间。
-
《采桑子·春蚕昨夜眠方起》拼音版
春蚕昨夜眠方起,闲了罗机。共采柔枝。桑柘阴阴三月时。背人佯笑移金钏,惆怅花期。故故留迟。独自归来雨满衣。
-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拼音版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拼音版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
《甘露寺多景楼》拼音版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