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近代 毛泽东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作品简介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毛泽东创作于1963年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了罗荣桓同志光荣的一生,对革命的忠诚。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缅怀之情,本诗首次公开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创作背景

罗荣桓同志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在战争年代曾身负重伤,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劳成疾,罗荣桓于1963年12月16日不幸逝世。闻此噩耗,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毛泽东十分悲痛,领头起立默哀,说:“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路线,很不容易啊!”此后数日,毛泽东写成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这首悼念战友的七律。

  • 文学赏析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诗中首联回忆革命战争年代一起在草莽森林中的战斗生活及战友情谊。

起句借用托名唐代黄巢《自题像》原句来会议革命战争的历程。次句则表明因为军务倥偬,二人虽是亲密战友,却也难以常相聚首,畅叙友情,言下不胜追怀惋惜之意。

颌联则以艰苦卓绝的长征作衬托,缅怀罗荣桓对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60年代以来,毛泽东的头脑中已形...

展开全部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