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送春

李雯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谁教春去也?人间恨,何处问斜阳?见花褪残红,莺捎浓绿,思量往事,尘海(1)茫茫。芳心(2)谢,锦梭停旧织,麝月(3)懒新妆。杜宇数声,觉馀惊梦;碧栏三尺,空倚愁肠。

是谁让春天离开的?人间的怨恨,惟有对斜阳发问:你在何方?看腥红的花儿凋谢,莺儿捎来浓浓的绿荫;想想过往的情事,只是人海茫而已。美好的理想已幻灭,还是停下手中的织布锦梭吧,也不愿对着镜子打扮。杜鹃的几声哀鸣,把我从睡梦中惊醒;靠在三尺的碧栏杆上,剩下的是满腹的惆怅和悲哀。

东君(1)抛人易,回头处,犹是昔日池塘。留下长杨(2)紫陌(3),付与谁行?想折柳(4)声中,吹来不尽;落花影里,舞去还香。难把一樽轻送,多少暄凉(5)

春神就这么匆匆地抛人而去,回首之处,还是那年年长满青草的池塘。它留下了高高的柳树和宽阔的道路,也不知道是要把这些东西托付给谁?想起那表达离情别绪的《折柳曲》,吹出来的是人们对故国的不尽思念;凋零的花儿在空中无声地飘洒,在临飞的那一瞬留下了浓浓的香气。岂能用一杯酒就把春天那么轻易地送走,这其中又饱含了多少人间的悲欢冷暖!

小提示:李雯《风流子·送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李雯

李雯

明末清初诗人

李雯 (1608—1647),字舒章,号蓼斋,江南青浦(今属上海)人。少与陈子龙、宋徵舆齐名,称“云间三子”。顺治初,廷臣交荐,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以父丧归。著有《蓼斋集》,刻于顺治十四年(1657),附《蓼斋词》一卷,陈乃乾辑入《清名家词》,而与陈子龙、宋徵舆合刻之《幽兰草》中,尚有一卷未辑入。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