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960年 ~ 1279年)
-
王柏(南宋学者)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号长啸,金华(今属浙江)人。王瀚子。少孤,事伯兄甚恭。从黄干门人何基游,质实坚苦。高明绝识,序正诸经。曾为丽泽、上蔡两书院师。工诗善...
-
寇凖(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
-
朱敦儒(宋代著名词人、有“词俊”之名)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
贺铸(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
-
释宗杲(南宋著名僧人)
释宗杲(1089—1163),俗姓奚,宇昙晦,号大慧,安徽宁国人。南宋著名禅宗大师,也是南宋前期对金主战派的代表人物。1 2岁始入佛门,游方参禅至曾洞宗门下,又投临济杨歧派...
-
刘一止(宋代进士)
刘一止(1078年 ~ 1160年),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
-
朱淑真(南宋女诗人、词人)
朱淑贞(约1079年-约1133年),号幽栖居士,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祖籍安徽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南...
-
文彦博(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
-
张孝祥(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
-
苏颂(北宋中期官员,天文学家、药物学家)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原籍福建路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后徙居润州丹阳县。中国北宋中期官员,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
-
胡仲弓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以进士历官县令。不久罢归,浪迹以终。有《苇航漫游稿》。
-
史达祖(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
-
徐玑(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后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
-
王珪(北宋宰相、文学家)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宰相、文学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授扬州通判,入直集贤院,历...
-
王应麟(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
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
-
李新(北宋诗人)
李新(1062—?),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
-
释道潜(北宋诗僧)
释道潜(1044—1106),本名昙潜,号参寥子,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苏轼守杭州时,师卜智果精舍居之,轼改名曰:道潜。师自幼出家,大觉怀琏弟子,云门宗下五世。...
-
蔡伸(南宋著名词人)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
-
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开创洛学)
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
-
汪莘(南宋诗人,画家)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