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420年 ~ 589年)
-
汤惠休(南朝宋、齐间僧人)
汤惠休,南朝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钟嵘《诗品》作“齐惠休上人”,可能卒于南...
-
裴子野(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 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
-
到溉(南朝梁大臣、文学家)
到溉(477—548年),字茂灌,彭城武原(今江苏邳州)人。南朝梁大臣、文学家,刘宋骠骑将军到彦之孙子。 少时孤贫,聪敏有才学,早为任昉所知。起家彭城左常侍,历任殿...
-
释智恺(南朝诗僧)
释智恺(518—568),南朝陈时僧。江都人,俗姓曹。初与法泰等同往广州奉祈真谛。恺以实学且能撰文,乃与真谛对译《摄论》,阅七月,文疏并成。后又对译《俱舍论》,仅十月...
-
徐防(南北朝诗人)
徐防,南北朝人,著有诗《长安有狭邪行》《赋得观涛诗》《赋得蝶依草应令诗》。
-
王泰(南朝梁吏部尚书)
王泰,字仲通,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梁时期大臣、藏书家,东晋丞相王导五世孙,太常卿王慈的儿子。 南齐时期,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投靠雍州刺史萧衍。...
-
高延宗(北齐宗室)
高延宗(544年—577年),北齐宗室,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幼为文宣帝高洋所养,封安德王,为定州刺史。尝以囚试刀,逼人食粪,骄纵多不法。武成帝高湛使人鞭之,由是深自改悔...
-
李骞(北魏大臣)
李骞(508年~549年),字希义,小字景元,赵郡柏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北魏时期大臣,高平宣王李顺曾孙。 博涉经史,文藻富盛。年十四,为国子监学生,以聪达见...
-
卢询祖(南北朝诗人)
卢询祖,北齐范阳涿人,卢恭道子。袭祖爵大夏男。文辞华美,下笔立成。举秀才。文宣帝天保末,出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才,好臧否人物,众共嫉之。后颇折节。历太子舍人、司...
-
高爽(南北朝诗人)
高爽,南朝梁广陵人。博学多才,善为文。齐武帝永明中举郡孝廉。梁武帝天监初,历官中军临川王参军。出为晋陵令。先是刘茜为晋陵令,爽经途诣之,不相接,爽甚衔之。俄而爽...
-
褚士达
暂无此作者信息
-
元熙(北魏中山文庄王)
元熙(?~520年),字真兴,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中山献武王元英之子。 元熙好学俊爽,颇有文才,轻躁浮动。初以门荫,起...
-
沈君攸(南北朝诗人)
沈君攸,一作沈君游,吴兴(今属浙江)人。后梁时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善文辞,尤工诗。今存五、七、杂言诗计十首,长于写景,音律和谐。其《采莲曲》、《赋得临水》、《同...
-
闻人倩
暂无此作者信息
-
施荣泰
暂无此作者信息
-
张畅(南朝宋官吏)
张畅(408年~457年),字少微,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琅琊王国郎中令张祎之子,南朝宋开国功臣张邵之侄。 张畅少有清才,时人誉为后进之秀。...
-
萧子晖(南朝梁文学家)
萧子晖,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景光,萧子恪弟。少涉书史,有文才。起家员外散骑侍郎,迁南中郎记室。出为临安、新繁令。官终骠骑长史。曾听梁武帝讲《三慧经》...
-
周子良
周子良(497—516),南朝梁汝南人,字元和。少从陶弘景受仙灵篆等,传说后能通神。有《冥通记》。
-
荀济(南北朝时期官员)
荀济,北魏颍川人,字子通。世居江左,与梁武帝萧衍为布衣交。萧衍称帝,济自恃才具,负气不服。或有称其才者荐于武帝,武帝以为此人好乱。济又上书讽武帝崇佛,武帝欲诛之...
-
褚玠(南陈戍昭将军)
褚玠(528—580),字温理,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9岁时父母双亡,为其叔父褚随收养。长大后博览群籍,下笔成文。他的文风朴实严谨,作文引经据典,不尚词藻。入仕之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