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复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诗二首·其二
临海关东水满湖,书堂新上赤城图。地居郊左宜芹藻,天锡奎章示楷模。王谢后前传正印,东南邹鲁定同符。谁终溅起平湖水,雨我公田几万夫。
-
东津旅中同徐改之馆清溪源招之同游
见说君居幽更幽,客中相望两悠悠。愿言携手高峰去,俯瞰苍茫尽睦州。
-
洞山十咏·其五·椒庭
洞泉喷薄雨鸣霤,竹石参差风绕楹。好障波流浸山影,飞来灵隐一般清。
-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一
昆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其上有仙灵,其下有英特。伊人天一方,从往恨未即。渺渺隔苍山,跂予三叹息。
-
后数日姚学林用前韵言别因别奉
聚散云萍有是言,与君相遇帝城边。共吟黄卷东风里,相对青灯夜雨天。养此俊明真大器,发予沉痼有佳篇。赠言归别勤渠意,别后重哦即见贤。
-
挽莲塘吴孺人·其三
细雨西窗展画筒,江山杳霭几重重。檐花飞动衣裳冷,疑在云间第一峰。
-
东津招二族兄同游高峰
客中连日雨和风,晴色今朝杳霭中。遥想雁行公事毕,肯来同上北高峰。
-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其一
多士趋京我亦东,不排阊阖不南宫。此行识得天台彦,谁道归舟载月空。
-
和徐山甫初秋韵
众口嗷然望有秋,炎威何事灿林邱。原田处处成焦土,江水源源亦断流。连月更无甘雨应,长空惟有火云浮。如今幸喜金风到,会泻银河洗众忧。
-
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其二
閒闯秋高强入山,栖真胜地极高寒。契泉水下人间去,灵洞云从天半看。丽泽先生留姓字,颖滨元子蜕衣冠。典刑尚在山深处,为宿心香不敢灌。
-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一榻萧然竹与兰,拥衾话别转留难。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
都下会安吉姚学林作诗奉勉
客里相逢岂偶然,羡君爽气浩无边。世间固是少英物,吾辈当期不负天。撑起元龙湖海气,撩来坡老短长篇。化工不尽斯文在,莫学馀人学圣贤。
-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三
每侍图书右,令人俗虑空。隐忧惟世变,卧病亦春融。圣处一言敬,天然万理中。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
-
即事
佳人早幸已从良,好治丝麻理素妆。休向人前售歌舞,春风宁得几时香。
-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其一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人于心上知洆处,古在书中非远图。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
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其二·竹
图书阅罢独高斋,撰杖油然午荫回。楮颖从容侍函丈,不妨閒引此君来。
-
代张起岩和清塘诗
清塘佳哉,上有横霄映汉之卿云,下有通川入海之流泉。不舍昼夜扬清清,清流回环山奔迎。暮雨层波绿,朝晖山气新。呼吸溪光饮山渌,人人冰玉若为贫。我欲买山居其间,囊中不靳金满籯。明月清风对高士,丝桐一张酒五经…
-
奉复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诗二首·其一
生平杖履未东湖,喜自师门见画图。堤贯横桥分半水,规方盈尺已全模。衣冠上蔡存遗绪,弦诵濂溪可合符。此地先生开道脉,尚迟从往我非夫。
-
洞山十咏·其七·小龙门
两崖叠叠水中分,瀑布飞流漱石根。伊阙西河天一角,山间号此小龙门。
-
和王妙虚道士诗
我爱高人巧卜居,林烟深处着精庐。煎茶石鼎客当酒,斸笋竹篱自荷锄。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