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诗·其七·西汉
西汉十二君,高惠吕后文。景帝传于武,遂及昭宣元。成哀平帝后,王莽乃为君。昌邑兼孺子,二人不足云。
-
偶书
无声之乐闻四方,纯德孔明即就将。哀乐相生不可见,衾裘非燠箑非凉。秋毫莫大泰山小,殇子上寿彭祖夭。入门金作示吾情,于卫磬声今不了。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胡为自古学者恁莫晓。二十年来寝多晓,是殆天欲亨吾…
-
代冯似宗寿楼文昌
维山四明,涵奇孕英。或曰降神,为今甫申。倬彼云汉,昭回其文。凤鸣朝阳,决河昆崙。代天而言,粹其德音。补衮大手,石色五有。砥柱中流,屹屹其守。为人所难,一辞万口。文昌大名,太山北斗。云归星驾,持麾东下。…
-
富春龙门
桑麻迤逦入高原,级级差差水落田。树色自分深浅绿,山光都在淡浓烟。竹舆渐近钟鸣处,诗句来从鸟语边。又是一番新样致,如何写得十分全。
-
丁丑咏春偶成·其二
天造慈湖迥出尘,无冬无夏只长春。四山桃李围新锦,一邑风光让绝伦。涧水檐傍谈妙理,山禽柳外说天真。杏坛无限难传意,付与凭栏寓目人。
-
赠野牛
曾将大手挽恒河,引得龙来地起波。何待砚池藏滴水,工夫元不费揩磨。
-
临安张帅生辰诗·其一
山野书生百不知,同官元有诞辰诗。怪他衙报来何晚,笑我词源发处迟。坐想鼎来门下士,争雄尽吐腹中奇。如何独有关西后,只解揄扬抚恤辞。
-
金明池·燕语莺啼
燕语莺啼,杏坛春色。为甚无人领略。又添个、山青水绿。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方且荡然放逸。不亦文辞雕琢。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礼乐无言莫穿凿。一味融融,无穷静乐。步步行行皆妙用,…
-
历代诗·其四·西周
后稷文王世几传,武王方得天下全。成康昭穆及共懿,孝夷之后厉兼宣。幽王见杀平王立,以上凡经四百年。
-
历代诗·其九·三国之一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
次韵吴机宜
十里松湖乘雁归,酒乡近处一惊飞。颇闻水月中泉石,笑我年来杖履稀。
-
偶作·其十九
矧复赘无极,哀哉可太息。何不观古圣,一一已默识。胡为复作图,交扰而曲屈。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质。不可离合论,浑浑体自一。安得孔子生,邪说俱荡涤。哀哉复哀哉,太息复太息。
-
熙光
兢业初无蹊径,缉熙本有光明。自觉自知自信,何思何虑何营。镜里人情喜怒,空中云气纡萦。孔训于仁用力,箕畴王道平平。
-
大哉
大哉孔圣之言,哀乐相生不可见,倾耳听之不可闻。不见乃真见,不闻乃真闻。子夏虽曰敢不承,实莫之承终于昏,误认有子为师道。曾子觉虽小,而悟孔圣之皓皓。濯之暴之觉之亏,即濯即暴无不妙。子思孟子亦近之,惜乎小…
-
历代诗·其十·三国之二
蜀从刘备传后主,四十馀年为魏虏。吴传孙亮至孙休,晋封孙皓归命侯。魏有文明俱称帝,齐王高贵还相继。陈留王立共五君,大业卒传司马懿。
-
历代诗·其十七·隋
杨坚隋高皇,炀帝遂淫荒。恭帝不足道,四海正扰攘。三主四十年,天下禅于唐。
-
历代诗·其十一·西晋
晋人司马氏,相魏敢专权。懿师昭不帝,追谥宣景文。武帝受魏禅,惠帝实童昏。刘聪害怀悯,由此失中原。
-
历代诗·其八·东汉
东汉之光武,高皇九世孙。诛莽中兴后,依前十二传。明章称显肃,乃及和殇安。顺贤冲与质,桓灵极不君。终当孝献帝,汉室遂三分。
-
贺王使君
南风薰兮,如其仁兮。盎乎惠和,物之乐且欣兮。南风薰兮,人之近兮。天温厚之气,以幸吾鄱江之民兮。南风薰兮,于诞之辰兮。何以寿之有,南山之椿兮。南风薰兮,我不靳兮。无请弗获,以幸吾乐平之民兮。
-
丁丑咏春偶成·其一
叶叶枝枝都教女,红红白白尽呈人。如何自古知音少,方到而今得句新。既遣鸟啼频嘱付,又令鹤舞出精神。便将天作一张纸,难画慈湖二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