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友王君有花癖赠诗一章
指点红楼在,问君自妾家。逢场虽作戏,走马果看花。听得莺喉啭,难描凤眼斜。巫山同一梦,梦醒有无差。
-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八
强吞弱肉理难论,风送蛟龙入海门。投笔从戎犹未晚,问君何故忍人侵。
-
偶游君山咏诗两章·其一
极目江天一望赊,夕阳倒映水中斜。君山花木无人管,迁入寻常百姓家。
-
壬申春国难有感·其三
国难将临俗子忙,探消问息色仓皇。那知雨骤风狂候,不定心神胆不强。
-
家曼卿贤侄开六之庆题诗书赠
称觞时与菊觞同,把酒咸庆半百翁。聪秀儿郎依膝下,温柔内助主闺中。兼营商贾师端氏,素业儒医本父风。愧我忝居前辈列,忻看多寿亢吾宗。
-
寒食日至校见花飞满处古诗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即咏五律八韵
寒日东风发,春城处处花。轻飞双凤外,散入五侯家。摇曳融晴絮,颠狂绚彩霞。女墙拦不住,潘县并堪誇。飘泊通何限,迷茫尽欲遮。绿杨红杏满,金殿玉楼加。汩汩来还去,霏霏整亦斜。韩公吟秀句,韶景丽天涯。
-
谨步王县长云裳留别原韵四章·其一
由来儒将出儒生,壮志从戎弃管城。万里战勋惟革命,一朝党学化群盲。而今官宰暨阳邑,曾昔功高背水营。自爱洁身无俗韵,悬崖雨洗月华清。
-
丁丑国难有感·其二
炮火连天举世然,衷怀感慨涌毫端。翻云覆雨几千里,寒胆惊心已半年。各处被灾遭杀戮,问谁何地有团圆?乡间遇险尤多惧,时刻忧愁夜失眠。
-
民国二十三年秋月,澄翰学校三十周年纪念,适余君永校六十三周年,题诗一章以赠之
屈指光阴卅载前,那知立校竟同年。几经沧海桑田变,成绩依然盈万千。
-
己卯大除夕咏七绝二章·其二
三更时有炮枪声,隐约闻来左北城。国难期中年又过,愁柴愁米受虚惊。
-
壬申春国难有感·其一
谁将惹我弄刀兵,万众齐心抱不平。可恨乱时难论理,遑云国法与人情。
-
丁丑国难有感·其一
东西南北起刀兵,奋斗和平愈不平。国贼未除多国难,民权失去害民生。全篇遗嘱今无问,大会宣言永绝声。二十六年假革命,私囊自饱是真情。
-
民国十六年春,有事至泰州城,游于古寺中六朝柏树下,老僧嘱余题诗一首,以留纪念
六朝柏老数千年,云外昂头成树仙。鹤寿龙蟠形古怪,俨如诸葛庙堂前。
-
谨步陈唯生先生花甲寿原韵四章·其四
生平下榻慕名贤,所去民思在北燕。共仰古风堪寿世,咸称廉吏莫贪钱。宏开基业荣宗祖,大启门庭傍郭田。愧我不文扬盛德,聊吟巴曲当诗篇。
-
谨步王县长云裳留别原韵四章·其三
莅治蓉江虽数旬,能同好恶与吾民。回思革命停车后,为慕名贤倒屣频。从此往来无俗士,当知谈笑有高人。群生咸庆其苏候,爱从诚如爱己身。
-
谨步原韵两章奉贺章仰苏先生重游泮水·其一
衣冠谒圣想前时,入学手携芹碧滋。人物维新变世事,江山依旧换旌旗。老当气壮冲星剑,谁敢心倾向日葵。何幸耆英国难后,重游泮水快题词。
-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二
当兹春景正芳菲,世事茫茫无是非。闸北江湾早蹂躏,人民逃难苦愁眉。
-
丁丑国难有感·其四
争地争城孰假真,牺牲性命不为珍。思乡尽是他乡子,末世终无治世人。避难已经四五月,嗟余年迈七旬春。乱离苦况将谁诉,偶遇故交意倍亲。
-
壬申春国难有感·其七
钱财日日付东风,弄到民贫国亦穷。矮鬼连朝烧更杀,频挥老泪哭英雄。
-
民国二十一年夏月自题于君永学校二首·其一
笑我齿徒加,观书恨眼差。难寻三益友,聊种四时花。穷达由天命,优游度岁华。壮年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