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唐〕
月色灯光满帝都(1),香车宝辇(2)隘通衢(3)。
明丽的月色同烂的灯光迷漫着整个京都,溢香的花车闪光的宝荤阻塞了街道大路。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1)赛紫姑(2)。
可惜这国家中兴的盛况我闲居乡野难以目睹,心中只感到惭愧真害羞和乡人去迎紫姑。
小提示: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运用想像的手法,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后两句则对闲居无为表示羞愧,深致感慨,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此篇写得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 作品别称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这首诗是作者听闻京城有灯市而不能前去观赏有感而作的。对于此诗的写作年代,自清代以来就有三种不同看法。程梦星认为作于唐文宗开成(836—840)年间,说“文宗开成中,建灯迎三宫太后”(《李义山诗集笺注》)。张采田认为作于唐武宗会昌(841—846)末永安闲居时。张氏认为“武宗朝回纥既破,泽、潞又平,而义山方丁忧蛰处,不克躬预庆典,故曰‘身闲不睹中兴盛’也。”(《玉溪生年谱会笺》)冯浩认为作于唐宣宗时。冯氏说:“……《旧书·纪》、《通鉴》:宣宗大中之政,有贞观之风,迄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三州七关,乃得收复。以云中兴,于斯为合……则‘身闲’者,必东川归后,病还郑州时也。‘乡人’,亦似郑州较亲切。”(《玉溪生诗集笺注》)
相关诗词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观灯雅集岁癸亥余尝为榕溪灯夕词十二章今采民谣复为甲子灯夕词十六章抚今追昔喜可知也·其十
绣户朱门夜不扃,南油西漆共荧荧。一城万影浑如昼,不是灯光是福星。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观灯雅集岁癸亥余尝为榕溪灯夕词十二章今采民谣复为甲子灯夕词十六章抚今追昔喜可知也·其一
去年此夕事堪悲,此夕今年乐不支。灯市纵横穿酒市,铜鞮歌满习家池。
-
正月十五夜北宿海昏既苦无月且苦无灯京国乡邦凄然两地复成一律以纪游踪
远道长驱泥滑滑,严装倦客马萧萧。谁家短笛递悲咽,半壁寒灯照寂寥。怅望云山迷故国,不妨风雨妒今宵。更忆传柑新宴罢,汉宫春色为谁骄。
-
正月十五夜东园李花盛开刘守仁甫偕廖推文杨过饮
琼妃纷纷出玉宫,缟裙练帨飘天风。一天晴月夜皓皓,万堆香雪春融融。梨花对面不能白,桃树满株空自红。太守便是韩公愈,夜领张彻投卢仝。
-
南京正月十五夜歌
...深院,帟障横施帘半捲。晋室风流王谢家,汉廷骄贵金张馆。靓姝鸣瑟洞房清,上客缀珠茵坐满。遍持绛蜡代薪槱,覆引长江添酒盏。旧京繁盛一翻新,年年行乐帝城春。合声愿借更筹缓,游宴只愁清夜晨。沉沉清夜乐耽耽,桂轮西堕日东含。北斗城中洛阳道,游人思杀是江南。
-
二月十五夜子浚兄灯宴再赋·其一
再吐金枝焰,重开玉树花。非关耽夜饮,直是眷年华。
-
九月十五夜
九月十五夜,前年居故乡。鸡黍修故事,兄弟自范张。岂知今年秋,扁舟葭苇傍。三日无人烟,雨细风悲凉。浇愁一杯酒,苦语生悲肠。
-
中秋独坐有感
...。独坐南窗下,兀兀如孤罴。追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赋诗各分韵,醉墨纷淋漓。鹤山读我句,终夜相嗟咨。明朝操纸来,倾倒里中儿。一往三十载,坐念心生悲。前辈已彫谢,诸兄亦无遗。奇...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