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东门行
〔南北朝〕
伤禽(1)恶(2)弦惊(3),倦客(4)恶(2)离声(5)。
受伤禽鸟畏惧惊弦,倦行旅客厌倦离声。
离声断客情(1),宾(2)御(3)皆涕零。
离歌之声令客伤情,送着行者皆都涕零。
涕零心断绝(1),将去(2)复还诀(3)。
涕泣交流肝肠断绝,即将离去再做别语。
一息(1)不相知(2),何况异乡别。
片刻不能相聚一起,何况他乡长久别离?
遥遥征驾(1)远,杳杳(2)白日晚。
漫漫长路征驾渐远,天色昏暗白日已晚。
居人掩闺(1)卧,行子夜中(2)饭(3)。
路旁人家掩门长卧,远行游子刚吃晚餐。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野风呼号吹动草木,远行游子肝肠寸断。
食梅(1)常苦酸,衣葛(2)常苦寒。
吃梅常常苦于味酸,穿戈每每苦于凉寒。
丝竹(1)徒满座,忧人(3)不解颜(2)。
徒有音乐高朋满座,怀忧之人不能展颜。
长歌欲自慰,弥(1)起长恨(2)端(3)。
放声高歌聊以自宽,愈发引起愁绪万端。
小提示:鲍照《代东门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代东门行》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写的五言诗。此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久倦客游,现在又要远行,与亲友们难舍难分。后半部分写分手后的凄苦景况。诗中善用比喻,以伤禽畏弦声比倦客怕离别,以食梅、衣葛比离别后的辛酸与凄凉,都比较自然、贴切。写行人去而复还,写丝竹不能解忧,长歌反而增恨,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离别前后的思想感情。诗中感情真切,情景兼至,细腻深沉,造语警峭,回折顿挫。
创作背景
从诗中的忧乱之旨看,此诗殆作于临海王子顼作乱征兆已显之时,此为泰始二年(466年鲍照此作伤离别,与原题旨稍有不同,但也是在原题旨的基础上的发挥,是诗人长期在动乱社会中的痛苦哀叹,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郁闷。
相关诗词
-
出东门行
出东门,何所之,倚行剑,对酒卮。耻为儿女泣相持,青春游子当及时。西指秦中道,北踰燕赵陲。陇首白云远,天涯紫雁悲。劝君不若返故乡,衡门之下堪栖迟。
-
东门行
远客恶离曲,孽雁恶弦声。弦声落雁翼,离曲伤客情。客行万里远,去去何时返。鞍马䟤跋劳,宛宛白日晚。居人掩闺卧,仆夫中夜饭。河冰不弭渴,絺绤不禦寒。丝竹满坐欢,不解游子颜。游子...
-
东门行一首
出东门,旭日皎皎。秋阳在高天,不复照芳草。人生无根蒂,安得免衰老。红颜不回,壮心未已。济海无洪梁,登天无高羽。安能随腐英,无言而灭死。欲历五岳舒烦纡,平明秣马妻子牵裾。胡为远行游,饥渴谁与知。不如与君闭户同栖迟。太公居渭滨,皓首无迁移。巢由相牧犊,...
-
东门行二首·其一
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江城千家丹碧窟,过眼不复馀楼台。九辀烛龙竟为尔,六尺海鸱安在哉。平原无人金谷散,惆怅东门归去来。
-
古乐府·东门行
古风出东门,我行乐巾綦。今歌东门行,牵衣强留甘餔糜。仗剑去,忽如遗,时清君去予心哀。
-
东门行
出东门,步且吁,时世混浊难共居。我欲乘长风,东游扶桑西瑶池。挥首向容成,亿万不相疑。归来告妻子,牵衣蹬足长歔欷。长歔欷,上有垂白亲,下有黄口儿。孔雀东南飞,十步五步不相离。君今独行安所之,君今独行安所之。不如守穷巷,鸡鸣狗吠相因依。不见伯夷叔齐,采西山蕨...
-
东门行
晚出东门道,停车望眼舒。悲风横空来,瑟瑟吹我裾。芳华尽销歇,杞枳生郊墟。我前跑野?,我后号山狙。无家问乐土,八九村疃虚。饥民抱子出...
-
东门行
朝入东门城,试作东门行。东门小吏打道开,马前高喝将军来。将军马上锦绣袍,妙年三十才向高。自信勋劳迈颇牧,常将意气淩萧曹。紫骝一疋天子赐,新鞲金鞍摇玉...
-
出东门行送秦生伯未
出东门,望黄浦。荒烟落日暗芳杜,帆樯冥冥不可数。雪花飞,杂以雨。渡江东,不数武。君之人兮望衡宇,颂椒花,家人聚。无念东门,东门不可久留。鸿雁不来江水西流,望江阴登高楼。
-
东门行
相送出东门,生死各不知。人生匪金石,保有重会期。酌酒尽今夕,中心多所悲。新好讵勿谐,猥未经岁时。倾盖难如故,百然犹一疑。风雨复晴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