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
〔唐〕
时难年荒(1)世业(2)空,弟兄羁旅(3)各西东。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田园寥落(1)干戈(2)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1)分为千里雁(2),辞根(3)散作九秋蓬(4)。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1)五处(2)同。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小提示:白居易《望月有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全诗句句扣紧主题,言辞清丽,不加雕饰,淡而有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望月有感》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间。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叛军,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相关诗词
-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十四
晚上危亭望远山,望中有水亦回环。终然不似吾庐好,上下山光水色间。
-
二月晦日惜春有感
春半年已除,旧闻诗人语。老夫始信之,倍觉伤时序。方春未来时,屈指朝朝数。十分拟春来,欲与春为主。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风雨。纵得暂时晴,应酬纷万绪。举眼看枝头,春事已如许。还忆故园花,连年成间阻。南园亦可人,虽美非吾土。愿天早放归,容我老农圃。月下与风前,对花歌且舞。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缕。
-
和吕子约霜月有感二首·其二
顽夫禅作窟,狂士醉为乡。谁知名教中,悠悠滋味长。嗟余学无穷,勺水浅可扬。讲习得益友,丽泽期交相。风月古犹今,时序燠与凉。一笑聊复尔,片心到羲皇。乾坤入吾怀,始信居中央。
-
和吕子约霜月有感二首·其一
寒松饱霜雪,冉冉翠光湿。万物困波流,砥柱独中立。比德有君子,逸气难拘絷。平生忧世心,如彼救焚急。朅来席未温,冥鸿去何适。劝君且淹留,斯民待安辑。小试活国手,腠理犹可及。
-
见月有感
一饷搅林闻淅沥,几时泄地踏晶寒。指头尽有千幢现,云里惟将一鉴看。地旷蛙声来鼓吹,池深蟆影窟盘蟠。太阴圆缺干渠事,却笑卢仝泪不乾。
-
望月有怀唐宗贞陈彦宗
微月入庭除,疏松散清影。山深岚翠浓,露落衣裳冷。当时月下人,踪迹同萍梗。对月思所驩,此情空耿耿。
-
野泊对月有感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
与熊敏思登蟠龙山顶望都城值大风有感呈敏思
城中拄颊看西山,千峰历历横眉端。山头倚杖望城市,万雉鳞鳞在足底。左有潞水右太行,桑乾流合东南方。王气中开千万?,上应北斗兴明堂。琼楼十二门九阍,王侯甲第丽青春。大风忽起白昼昏,俯视一气不可分。唯见参天苍苍之绿树,蔽空翳翳之浮云。浮云绿树朝复暮,英雄竖子俱成尘。君不见石瓮山中耶律墓,碧云寺后于经坟。连云楼观已倾圮,满山松柏摧为薪。天边红日不肯回,头上白发仍相催。攀龙附凤有时辈,餐腥啄腐非吾侪。与君无何日饮酒,买山著书归去来。
-
望月有所思
秋月始纤纤,微光垂步檐。朣胧入床簟,仿佛鉴窗帘。帘萤隐光息,帘虫映光织。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长门隔清夜,高堂梦容色。如何当此时,怀情满胸臆。
-
中秋坐月有感
秋月仍如此,荒村倍可怜。百年新白发,万事老青毡。蟋蟀吟何苦,蟾蜍影自圆。亲情常共酌,牢落一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