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天柱山
〔唐〕
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1)。
庭院正对着宽阔的田野,柴门在夜间从不锁紧。
水边成半偈(1),月下了残经。
溪水边想起半首偈言,月光下诵念残余的佛经。
虽逐诸尘转,终归一念醒。
虽在红尘中转了多年,终归皈依佛门顿然清醒。
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
不知道这种旨趣的人,只能四处奔波劳累终生。
小提示:释赞宁《居天柱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居天柱山》是北宋诗人赞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天柱山参禅悟佛时的情景,同时抒发了诗人“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的禅悟感受。
- 作品出处外典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相关诗词
-
谒天柱山真君祠
天柱吐白云,仙宫隔青霭。新亭皇黄家,旧封传汉代。犹持蘋藻奠,永荷阎闾泰。徬佛见群仙,凌风振青佩。仰攀丹凤翼,俯跃苍龙背。暂息三峰前,还逐九霄外。灊岳高似掌,皖水遥疑带。半壁风雨来,空林鬼神会。今我何为者,赤绂仍皂盖。远愧黄与龚,流芳及千载。
-
山顶船楼
楼居制仿船居好,山槛风如水槛多。飘渺千峰翻翠浪,怒号万木吼苍波。晴霞片片开帆影,禽鸟声声唱棹歌。闲拄一篙云外泛,青松白石任吟哦。
-
题天柱山鸿都观
钟鼓千年后,耕桑万岭巅。松杉森老气,桃李弄馀妍。烟暝东西坞,泉分上下田。直疑秦避世,自古一山川。
-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松江岸侧。正乱叶坠红,残浪收碧。犹记灯寒暗聚,簖疏轻入。休嫌郭索尊前笑,且开颜、共倾芳液。翠橙丝雾,玉葱浣雪,嫩黄初擘。自那日、新诗换得。又几度相逢,落潮秋色。常是篱边早菊,慰渠岑寂。如今谩有江山兴,更谁怜、草泥踪迹。但将身世,浮沈醉乡,旧游休忆。
-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庐山草堂记
...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开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
-
过江郎山
...揽奇秀,未可十拔五。及观江郎山,发竖偿快睹。睥睨心靡宁,描写词难吐。想当开辟初,巧斲费神斧。或经女娲炼,五色精华聚。突兀骇阿房,矗立拟天柱。海蜃结楼台,骊龙撑角距。风雷护阶梯,罴虎守门户。炎天或凝冰,白日常洒雨。疑有神仙居,过者不敢侮。晦明异徵应,灵...
-
云天瑞所藏李唐风雨图
...乃知笔有神,巧剔造物根。信意泼浓墨,了不见墨痕。但见平林黯黯木欲折,辊底怒浪掀天浑。平地十步九蹉跌,奈此倚岸舟如盆。得非折天柱,恐是颠昆崙。不然于菟髑髅下,巨浸潜蛟勇斗涛山崩。空江冥冥不知晓,更无一个闲鸥鸟。断岸微茫水亭小,三两重茅都卷了。漓洒云阴...
-
浔阳三题·其一·庐山桂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
题天柱峰
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