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
〔唐〕
燕台(2)一望(3)客(4)心惊,笳(5)鼓喧喧汉将营。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1)曙色动危旌(2)。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
沙场烽火(1)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1),论功(2)还欲请长缨(3)。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小提示:祖咏《望蓟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望蓟门》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一开始就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接着写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浓厚的战争气氛;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地描绘了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从而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写景状物中又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是一篇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乐章。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望蓟门》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
相关诗词
-
神州八景·其六·蓟门烟树
石门相对一川平,嘉树依依接凤城。密绕溪村云未敛,半遮山寺雨初晴。归鸦向夕穿新绿,娇鸟啼春护落英。试向高原凝望处,祗疑韦偃画初成。
-
奉使南归出都门
结驷鸣镳出帝城,蓟门春尽客心惊。千行绿树垂车盖,百尺黄尘拥旆旌。负弩何须烦县令,乘轺差不误书生。浮云漠漠迷乡国,怅望长途落日明。
-
北京八咏·其五·蓟门烟树
万家杨柳暗春城,曙色微分乳燕鸣。空翠不随香雾散,清阴犹带晓寒轻。平川杳霭迷征骑,小苑依微拂去旌。最是清明看花处,几回吟望独含情。
-
婆罗门引·四月八日谢太后庆七十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锦帆风力难收。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恨病馀双眼,冷泪交流。行年已休,岁七十、又平头。梦破银屏金屋,此意悠悠。几度见青冢,虚名不足留。且把酒、...
-
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其四·宝刹云幡
碧树苍烟锁绀园,四民曾此礼三尊。岧峣地上开金刹,仿佛云中立翠幡。山色可能随世改,烧痕长是到秋繁。凭高莫漫搜陈迹,时倚衡云望蓟门。
-
金盏子·姚少师为中山王作画卷
风雨龙飞,望蓟门烟树,九边雄阔。鹅鸭起军声,偏天道民心,老僧能说。那知画里功名,早虚空飘忽。更休问,金陵大功坊畔,柳花如雪。销歇。吊勋阀...
-
郊望
神鼎当年定蓟门,舆图便觉此方尊。天文析木三河近,王气全燕万古存。水绕郊畿襟带合,山环宫阙虎龙蹲。何须百二夸周汉,一统今归圣子孙。
-
答陈宪使道襄永平见寄
乘障远行孤竹国,衔杯高望蓟门天。尚方履自东齐赐,大将旗从瀚海搴。踠足岂能参上驷,登坛今幸有诸贤。书生早绾封侯印,酾酒椎牛在九边。
-
送刘少尹赴兴州经历三首·其二
潘岳花封宰,陈琳将幕材。檄文传万垒,列宿近三台。怅望蓟门路,深怀河朔杯。君王求骏骨,待诏上燕台。
-
寄唐内翰
北望蓟门迥,龙楼旭日边。我惟山泽老,君竟玉堂仙。魂梦常千里,音书动隔年。行藏各随分,知有故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