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
〔明〕
龙湖(1)一云龙潭,去(2)麻城(3)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潭深十余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4)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5)其上,亦奇观也。
龙湖又称为龙潭,距离麻城三十里。千山万壑的瀑布,迅雷般奔腾而下,与溪水中的石头相撞击。水的力量不能冲开石头,旁边激冲成了水潭。潭深十多丈,看上去幽深青黑,好像有蛟龙潜伏在里面。潭旁边附在石头上的土,因为不断的攀附增高而得以存在,突起来像拳头一样,峙立在溪流中央。绿色的树,红色的楼,隐约显现在小山上,也是一种奇妙的景观。
潭右为李宏甫(1)精舍(2),佛殿(3)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4)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
水潭的右边是李宏甫精舍,佛殿才建成,靠山傍水,每当放眼眺望,就看见光山、黄山那些峰峦,像屏障森然耸立,数不清有几万重。
余本问法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常与孱陵(1)、石首(2)伯仲(3),不意其泉石幽奇至此也。故识(4)。癸巳(5)五月五日记。
我本是向李先生请教学问而来,开始没有打算游览山水,而且以为麻城是个偏僻的小城镇,其景色应当与孱陵、石首不相上下,没想到这里的泉水山岩这般幽邃雄奇,因此记载下来。癸巳五月五日记。
小提示:袁宗道《龙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龙湖》是明代文学家袁宗道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作者借描写龙湖美景,表达对李贽的赞扬之情。文章没有以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所见所闻,也没有过多地讲述景物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而是重点突出了龙湖隐士李贽的精神和品格,将丰富的人生境界融人到优美的山水描摹之中,表现了作者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全文仅二百字,但却摹物写景,抒情达意,景、情、趣圆融一体,文小而境阔,意蕴丰满。
- 作品出处白苏斋类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袁氏三兄弟受同时代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影响很大。从万历十八年(1590)起,三袁与李贽每年都有往来。万历二十一年(1593)春,三袁再次结伴去湖北麻城附近的龙湖拜访李贽。五月五日,袁宗道写下《龙湖》此文。
相关诗词
-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
送顾侍御出守马湖五首·其五
汉家驿路止牂牁,相望龙湖路几何。闻说夜郎天更远,浔阳李白亦经过。
-
访苏潜夫于小龙湖赋赠
畚土添花径,防湖涨柳渠。黄芦亲睡鸭,碧水伴嬉鱼。沼墨如临帖,松鳞验著书。重追宗炳迹,新筑卧游居。
-
游汾湖分得武字
...陵溪,朝出五子浦。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
-
德山遇大智龙湖旧侣也·其一
湖上烟峦一抺青,他时亲见望州亭。也知鲁国真男子,要识中郎旧典刑。
-
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
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洲。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刘琨增坐啸,王粲乍销忧。秀发千丝堕,光摇匹练柔。双双翔乳燕,两两睡驯鸥。折翠赠归客,濯清招隐流。宴回银烛夜,吟度玉关秋。胜处千场醉,劳生万事浮。王公多雅故,思去共仙舟。
-
龙潭阻风怀彭雪琴方伯
秋风纵酒浔阳郭,夜月联吟赤壁舟。往事隔年如昨日,故人击楫又中流。万篙烟雨楼船静,六代江山画角愁。不见玄龙湖海气,卧闻凉吹撼汀洲。
-
后龙渚歌
石根盘盘凡几重,吞波驾浪疑神工。土山压石石不动,倒插无数青芙蓉。朅来沿流绕山脚,水花如雪与石搏。斗然迸出云一缕,乖龙挟雨湖中去。
-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
手绾银章主秘祠,翩然归去忽如遗。麈湖龙井云间上,凤曲鸾歌月下吹。香逐蘅薇深更入,气交梨枣静偏宜。南屏风雨平坡雪,争似山中梦觉时。
-
赠临江守范希远龙图
...主方思治,英才悉应求。邦畿分使节,玉陛迩宸旒。温密亲闻诏,精忠屡献谋。养兵能足食,行县必宽囚。舜日期无尽,尧云遽莫留。鼎湖龙化影,银海雁沉秋。事毕身先贬,名高众所尤。一麾甘去国,千里谩承流。兄弟皆朱绂,双亲未白头。遭谗虽坎坷,安命亦优游。雪意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