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赋

魏晋 潘岳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1)开阳(2)朝迈(3)(4)清洛(5)径渡(6)。晨风(7)激冷(8),夕雪(9)(10)路。辙含冰以灭轨,水渐(11)凝冱(12)(13)艰屯(14)其难进,日晼晚(15)而将暮。(16)睎归云,俯(18)泉流。前瞻太室,(19)眺嵩丘。东武(20)托焉(21)建茔(22)(1)畴。岩岩(24)双表(25)列列(26)行楸(27)。望彼楸矣,感于予思(28)。既兴慕(29)戴侯(30),亦悼(31)而哀(32)。坟累累(33)接垄(34),柏森森(35)攒植(36)。何逝没(37)相寻(38),曾旧草(39)未异(40)

开阳城门一开,早早起程,乘舟横渡清清的洛河。晨风凄凄寒冷刺骨,夕雪皑皑遮掩路途。车撤结冰不见轨迹,水浸车轮,凝结成冰。路途坎坷难行进,落日昏暗夜将临。抬头仰望归云飘,低头俯视清泉流。向前远瞻太室,向傍眺望嵩丘。东武伯寄托遗体在此,故营建起这块陵园。只见成对的华表高耸,老树排列成行。眼望这些老树,深沉以感慨牵动我的情思。既对戴侯产生思慕之情,又哀悼道元和公嗣。坟丘垒垒相连接,柏树森森而密集。为什么我来寻找去世之人,却只看到坟头的草木依然如故?

总角(1)而获见,(2)戴侯之清尘(3)(4)余以国士(5),眷余以嘉姻(7)。自祖考(8)隆好(9)(10)二子(11)而世亲。观携手(12)偕老(13)(14)报德(15)之有邻。今九载(16)而一来,空馆(17)其无人。陈荄(18)(19)堂除(20)旧圃(21)化而为(22)(23)庭庑(24)以徘徊,涕泫流(25)而沾巾。宵展转(26)而不寐,(27)长叹以达晨。独郁结(28)谁语(29)(30)缀思(31)斯文(32)

我少年时受到接见,承蒙戴侯的厚恩。夸奖我为国士,眷顾我而许以美满的婚姻。从祖辈起就交情甚厚,到杨肇的两个儿子时又结为世亲。但愿能携手白头到老,修道进德,以与戴侯在精神上为邻。而今九年才来拜访,空馆寂寞无人迹。枯草覆盖了堂阶,旧园圃布满了柴薪。漫步在庭院廊庑徘徊不定,泫然流涕泪沾巾。夜里翻来覆去彻夜不眠,连续长叹通宵达旦。个人的郁闷向谁倾诉?姑且连缀愁思写成此文。

小提示:潘岳《怀旧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怀旧赋》是西晋文学家潘岳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作者拜谒岳父一家的坟墓时在路上的情景,再写岳父一家的坟墓的荒凉,然后写岳父曾经对自己的奖掖和眷顾,最后写岳父一家的故居的荒凉以及作者的孤寂哀愁。全赋语言简洁洗炼,朴素自然,通过间接怀思到直接伤怀展现出感情变化的层次,还把环境描写与心境描写有机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同所怀者之间的诚笃真挚的感情以及作者因故人逝去而产生的惨怛痛切的哀伤。

创作背景

杨肇一家在魏和西晋初是名门望族,杨家和潘家也是世交。甘露三年(258年),十二岁的潘岳因受知于杨肇(当时为司马昭大将军府参军)而出名,杨肇还把长女嫁给潘岳为妻。对潘岳来说,杨肇一家,既是亲人又是恩人。咸宁元年(275年),杨肇卒于家,紧接着杨肇长子于咸宁四年(278年)去世,次子杨韶大概于咸宁四年至太康五年(284年)间去世,相去时间不远。太康五年(284年),潘岳经过岳父家的坟茔,在寒风暮雪之中,面对坟垄空馆,不禁感慨满怀,因而创作了《怀旧赋》此赋。

潘岳

潘岳

西晋文学家,古代第一美男

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东)人。青年时以聪慧多才而闻名乡里。早举秀才,因“为众所疾”,十年没有作官。后为河阳令,又转怀县令。他的诗大多缺乏深厚内容,只追求辞藻华丽,故为当时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悼亡诗》三首,堪称佳作。潘岳“尤善为哀诔之文”,《怀旧赋》《寡妇赋》等都以善叙哀情著称。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